崔致远
【注解】 安南:指越南。骠信,指南朝陈朝的世祖陈蒨。 【赏析】 《七言记德诗三十首》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组咏史诗,共有30首。此诗为其中的第十三首。 前两句写平定南蛮后,朝廷对都护府的任命。 第三句写都护府的管辖范围和作用。全句的意思是:都护能摧骠信威。骠信是南朝陈的世祖,这里指南蛮。 后两句写都护的作用,即都护能使南方各地的百姓都归顺了朝廷。 “西戎始定”:指安定西方少数民族地区。“南蛮起”
译文: 远提龙剑镇住龙庭,外门从此永无闭。 扫尽边尘更无事,傍晚天空寒风角鸣时我沉醉吟咏。 注释: 1. 远提龙剑镇龙庭:指高居朝廷,掌握军政大权。 2. 外户从兹永罢扃:从兹永无关闭门户之忧。扃,关门。 3. 扫尽边尘更无事:把边疆的战乱和纷扰全部消除,国家太平了。 4. 暮天寒角醉吟听:傍晚时分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声,仿佛是在醉酒中吟诵。 赏析:
诗句原文: 班笔由来不暗投,旋驱熊隼待封侯。 郡名安化能宣化,更指河湟地欲收。 注释解释: - 班笔:指唐代崔致远,字退之,号班史。他在留唐十六年间,为官清廉,为人谦和恭谨,与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广泛交游。 - 熊隼:古代传说中的猛禽,此处比喻那些凶猛的敌手或敌人。 - 封侯:古代的一种爵位,意为被封为侯爵,比喻得到高位。 - 郡名安化:指的是安化郡,地名,位于今中国湖南省西部。 -
诗句:陇水声秋塞草闲,霍将军暂入长安。 译文:秋天的陇山流水声中,塞外的草原上一片宁静,霍将军暂时进入了长安城。 注释:陇水,指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条河流,这里用来象征地理环境。秋,季节名称,此处指秋天,象征着时间与季节的变化。塞草,指的是边塞上的草丛,这里暗示了边塞的背景。霍将军,指历史上著名的将领霍去病。暂入长安,意味着暂时进入或到达长安城,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首都。 赏析
【注释】: 磻溪:地名,在今天的陕西省。 妙入神:形容书法技艺高超,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王师业:指国家的军务事业。 桃李:比喻老师的学生或部下的人才。 终成万代春:形容桃李满天下,人才辈出,国家长盛不衰。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他的恩师崔明府的,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敬爱之情。首句“刻石书踪妙入神”,描绘了老师书法技艺的高超和出神入化的境界;第二句“一回窥览一回新”
诗句: 能将一箭落双雕,万里胡尘当日销。 译文: 能够射下两只雕,万里的胡尘在那一刻消失。 注释: - 能将一箭落双雕:意思是能够一次性射下两只雕,展现出高超的射箭技术。 - 万里胡尘当日销:意味着在那一刻,万里的胡尘都被射散或消散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高超的射箭技艺和英勇的气概。首句“能将一箭落双雕”描绘了诗人一次精准的射击动作
【诗句】 见说书窗暂卧龙,神传妙诀助奇锋。 也知外国人争学,惟恨无因乞手踪。 【译文】 据说在书房的窗户下,曾经有一位像卧龙一样的高人,他运用神奇的技巧,帮助我解决了许多难题。我也知道很多外国朋友都在努力学习这些技巧,但遗憾的是,我现在却无法向他们请教。 【注释】 - 见说: 听说 - 书窗: 书房 - 暂: 暂时 - 卧龙: 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注释】 中和甲辰:唐文宗大和五年,公元830年。东泛:指从洛阳出发,沿黄河向东行。泊舟:停船靠岸。大珠山,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元丰九域志》说:“大珠山在郑州管城县西二十里。”《元和郡县志》说:“在河南登封县北二十五里。”万古天成胜琢磨,高高顶上立青螺。 万古:万世。天成:天然形成。琢:磨,雕削。琢磨:指山石被加工雕琢。青螺:青黑色的圆石或山峰,这里比喻山顶。 永无飞溜侵凌得,唯有闲云拨触多。
【注释】 暮春:春天的暮期。即:到,及。顾云友使:顾云友是诗人的朋友。 【译文】 东风已遍阅了各种香花,但只有柳树的带子最长。苏武书回,深塞尽处都空了;庄周梦去,落花中忙乱着。只好凭残景朝朝醉倒,怎能把别愁寸寸地量度!浴沂时节正是好节日,旧游魂断在白云乡。 【赏析】 这首五绝写于元和八年(813)。当时作者与友人顾云友相约同游,而自己却因被贬江陵,不能同行。诗以咏物起兴,借柳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内容如下: 波澄性海见深源,理究希夷辟道门。 词翰好传双美迹,何须更写五千言? 注释: - 波澄性海见深源:指人的性情如同大海一样深沉广大,能够包容万物。 - 理究希夷辟道门:指通过深入理解道理来开辟自己的道路。 - 词翰好传双美迹:指好的诗词和书法可以流传千古,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 何须更写五千言:意为不必再写那么多的话,因为已经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可以传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