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渐逵
诗句: 坡翁曾著迹,吾子复登楼。 译文: 古人曾经留下足迹的地方,现在又有人在此地登高。 注释: ① 坡翁曾著迹:指古人曾经在这个地方留下痕迹或足迹。 ② 吾子复登楼:指你现在又登上了这个楼。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王渐逵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古代名人在这个地方留下的足迹和现在的人们再次登上这个楼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现实的关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沧海目:指大海。初纵:刚放开,刚刚展开。清宵:指夜晚,这里指深夜。势欲临:气势将要降临。无此客:没有这样的客人。天下共论心:四海之内,人们共同议论着。闽越:今福建和浙江一带。青还:青山依然。望更深:望眼欲穿。旸谷:日出的地方,这里指太阳。孤岑:孤独的山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首联写诗人在夜半时分,仰望夜空中的云彩,想象自己如云中之鹤一样飞向天际;颔联写诗人在月夜之中
己酉年壬辰之夜梦与三洲李丈登高台遥望中原,但见齐州九点在苍霭中隐隐可辨。三洲曰宇宙内事吾儒分内事也。曰子知分内之事则知尽分内之道乎。三洲又曰吾今乃知居高则明处下则塞曰子知明塞之义则知尽居处之道矣。 【注释】己酉:农历年份名。壬辰:天干地支组合为壬辰。夜梦:指夜晚做梦。三洲李丈:指梦中的三洲人。高台:指梦中的高台。遥望中原:指梦中遥望着中原大地。齐州:指梦中齐国。九点:指梦中的九个点。隐隐可辨
【注释】 山则有薇,或渔于河。:山中生长的是小薇,河边捕鱼的人多。 牛则有草,犀兕其皮。:牧牛的有草吃,犀牛和兕角是他们的皮。 谨尔彝度,尔室尔家。:要谨慎地遵守礼仪,你们的家庭也要讲究礼貌。 跬步罔虞,踬蹶用嗟。:迈着小步没有危险,跌倒了却要叹息。 童弁遄棘,亦孔之寗。:童儿戴着帽子在爬荆棘,这是多么令人忧虑的事情啊! 今者不最,日月其差。:现在的情况不是最严重的,但时间一长
注释: 1. 甘以疢病,苦则反之:甘,愿意;疾,生病。意思是说疾病使人变得痛苦(甘),但痛苦却使疾病得以克服(苦)。 2. 露以渍湍,风则熯之:渍,浸泡。湍,急流。熯,烧。意思是说露水可以浸泡急流,大风可以烧焦它。 3. 汝维树圃,日见其食:汝,你。树圃,培植树木的地方。日见其食,每天看见它被吃掉。 4. 汝维树德,不见其食:汝,你。树德,培养德行的人。不见其食,看不见他得到什么好处。 5.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友谊的珍视。下面逐句解读: 柬李三洲黄泰泉二丈 - 柬:向,称呼某人为“柬”,表示问候或致意。 - 李三洲:指李先生,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同事。 - 黄泰泉:指黄先生,同样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事。 穗城赋归来,取友得二伯 - 穗城: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某个地方的名字,用来代指诗人的家乡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 归来:回到某地
【解析】 这是一首祭祀先祠的诗。首句“忠烈陶氏先祠”点明祭祀的对象是忠烈陶氏,即东晋名将陶侃;第二句“下民孔宁”,指孔愉,字宁伯,是晋成帝时的一位重臣。孔愉在任尚书左仆射期间,曾与庾冰等辅政大臣共同辅佐成帝;第三句“昊天告佑,四纪是承”,意为上天保佑,四代人相继继承。昊天,上天;告佑,保佑;四纪,指四年或四世,此处泛指世代或多代。这里歌颂的,主要是孔愉的忠烈业绩;第四句“于赫世家,祝融之宫”
【注释】 庙食:古代指为帝王祭祀时,用肉和黍米等祭品。帝显其光:指皇帝显示他的伟大。迄:到。奕奕: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藩侯:封国诸侯。荆越:指长江以南的蛮夷之地。奠:安顿、安定。神武:指威武。獞:古代对少数民族的一种蔑称。下民:百姓。 【赏析】 此诗写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当时吐蕃侵扰中原,唐廷大举征讨,诗人因曾参与征讨吐蕃有功,受到朝廷的赏赐。这首诗是诗人受奖后所作,以歌颂朝廷功德为主旨
樵山会讲学者四人方西樵邓敬所何古林与予时甘露连降于紫云楼之松者三日方西樵有诗乃续而赓之 注释:樵山的学者,在何古林与我相聚,那时天降甘露,连续降落在紫云楼上松树上三天。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相聚于何古林时写的一首诗,描绘了他们相聚的情景和甘露降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大渊之岁,厥月惟玄。 泰风肇扬,于昭朗宣。 注释:在浩瀚如渊的大时代里,那个月份是玄月
注释: 1. 郁郁层林,苍梧之阳:郁郁,茂密的样子;苍梧,地名,这里指苍梧山;阳,南面。苍梧山南面的茂密树林中,生长着一位贤能的人。 2. 挺生哲人,藩彼东方:挺生,生长出;藩,屏障、保卫之意;东方,指齐国。贤能的人在苍梧山中生长出来,为东方的齐国守护着这片土地。 3. 东方匪宁,群黎鞠凶:东方(指齐国),并不安宁,人民遭受了极大的灾难。 4. 蠢尔小丑,王师是抗:蠢,蠢蠢欲动的意思;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