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民孔宁,藩侯告成。
昊天告佑,四纪是承。
于赫世家,祝融之宫。
绵绵百世,礿烝袷尝。
施于孙子,有愆其庆。
有愆其庆,翊我家邦。
【解析】
这是一首祭祀先祠的诗。首句“忠烈陶氏先祠”点明祭祀的对象是忠烈陶氏,即东晋名将陶侃;第二句“下民孔宁”,指孔愉,字宁伯,是晋成帝时的一位重臣。孔愉在任尚书左仆射期间,曾与庾冰等辅政大臣共同辅佐成帝;第三句“昊天告佑,四纪是承”,意为上天保佑,四代人相继继承。昊天,上天;告佑,保佑;四纪,指四年或四世,此处泛指世代或多代。这里歌颂的,主要是孔愉的忠烈业绩;第四句“于赫世家,祝融之宫”,意为显赫之家,有祝融神庙;于赫,形容词作动词,形容显赫、荣耀;祝融,古代神话中的南方火神。此句意谓:显赫的陶、孔家族,都拥有祝融之神所居庙宇。“祝融”,古族名,以祝融为始祖,故称。第五句“绵绵百世,礿烝袷尝”,意为祭祀绵延了百年,年年岁岁都举行祭享活动;绵,延续;儺,古代帝王祭祀天地和祖先所用的一种礼制,也泛指祭祀;烝,祭祀;袷,祭肉;尝,吃。这两句歌颂陶、孔家族世世代代祭祀祝融神庙,虔诚无比。第六句到第八句,写祭祀活动的内容。“施于孙子”,意为祭祀活动延及子孙后代;施,赐予、给予;孙子,后代子孙;愆(qiān),过错、过失;庆,喜庆之事。这几句歌颂孔愉对国家社稷的贡献,以及其功德流芳百世。“有愆其庆”,意为虽有过失,但仍然值得庆幸;愆,过失、错误;翊,助、支持;我家邦,指东晋朝廷。这几句歌颂孔愉对国朝有功,虽有过,但仍然值得庆幸。
【答案】
这首诗是祭祀忠烈陶氏的先祠。诗人首先歌颂忠烈陶氏和孔愉。忠烈陶氏,指东晋名将陶侃。他为保卫江陵立下战功,后平定杜弢起义军,又率军北伐,屡建战功。他治军严明,赏罚分明,使部下畏服。孔愉,字宁伯,是晋成帝时的一位重臣。他在任尚书左仆射期间,曾与庾冰等辅政大臣共同辅佐成帝。孔愉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劝谏,因而得罪了皇帝。成帝下诏让孔愉自尽,孔愉自杀前上疏说:“臣蒙皇上厚恩,本应竭尽心力报效朝廷,如今我死了以后,子孙后代一定不会忘记陛下对我的恩德。”孔愉死后,他的家产被没收,儿子孔群因此自杀。后来,成帝下诏恢复孔愉的家族名誉,并追赠为侍中、卫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等职。这首诗赞扬孔愉的忠诚和功绩。全诗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歌颂孔愉的忠烈功绩。第二部分歌颂陶氏和孔愉的家族。陶氏和孔愉都是东晋时期的名臣,他们的家族都很显赫,都有祝融神庙。第三部分歌颂孔愉对朝廷的忠诚。第四部分歌颂孔愉对国家的大功。孔愉虽然有过,但他仍值得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