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城赋归来,取友得二伯。
三洲尚经义,搜覈自精察。
泰泉少聪肤,蕴籍称博洽。
一别十馀载,言论日已隔。
抱静居萝山,寡陋叹离索。
越台庆嘉逢,奥义互相发。
圣贤缅姱修,反身践庸学。
遗经尽忘言,博者日已约。
玄根沃冲融,枝叶自刊落。
共叹江淅派,顿悟竞空觉。
吾道喜真诠,于君得深托。
愿言崇素心,空山慰寂寞。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友谊的珍视。下面逐句解读:
柬李三洲黄泰泉二丈
- 柬:向,称呼某人为“柬”,表示问候或致意。
- 李三洲:指李先生,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同事。
- 黄泰泉:指黄先生,同样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事。
穗城赋归来,取友得二伯
- 穗城: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某个地方的名字,用来代指诗人的家乡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 归来:回到某地,可能是指诗人从外地回来。
- 取友:寻找朋友,与“二伯”搭配,可能是说找到了两位值得交往的朋友。
- 二伯:指两位值得交往的朋友,可能是李先生、黄先生或其他两位有共同兴趣的人。
三洲尚经义,搜覈自精察
- 三洲:这里可能指的是三个地方或三位有学问的朋友。
- 尚经义:仍然追求经学知识,可能是指这些朋友对经学有着深厚的兴趣。
- 搜覈:搜索、核查,形容他们深入研究经学知识。
- 自精察:自己进行精细的思考和研究,形容他们对经学知识的认真态度。
泰泉少聪肤,蕴籍称博洽
- 泰泉: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人名或字,也可能是用来形容李先生的聪明才智。
- 少聪肤:聪明而敏捷,形容李先生的聪明才智。
- 蕴籍:积累丰富,形容李先生学识渊博。
- 称博洽:广博而深厚,赞美李先生的学识深厚。
一别十馀载,言论日已隔
- 一别:一次别离,形容李先生与诗人分别的时间较长。
- 十馀载:十年多,形容离别时间之长。
- 言论:讨论话题,形容诗人与李先生在分开后没有太多交流。
- 日已隔:一天天过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诗人与李先生之间的交流减少。
抱静居萝山,寡陋叹离索
- 萝山:一种植物,常绿灌木,这里可能用来象征隐居之地。
- 寡陋:孤独简陋,形容诗人在隐居时的生活状态。
- 叹离索:感叹生活的变迁,可能是指诗人对生活变化感到无奈。
越台庆嘉逢,奥义互相发
- 越台:古代建筑,可能是指某种平台或高处。
- 庆嘉逢:庆祝相遇,形容诗人与李先生重逢的喜悦。
- 奥义:深奥的道理或知识,形容李先生的学问深邃。
- 互相发:相互启发,形容诗人与李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圣贤缅姱修,反身践庸学
- 圣贤:古代贤人,这里可能指诗人或李先生等学者。
- 缅姱修:怀念高尚的修养,形容对圣贤品质的敬仰。
- 反身践庸学:反省自身,践行中庸之道,形容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修正。
遗经尽忘言,博者日已约
- 遗经:未被遗忘的经典,这里可能指诗人所学习的古籍。
- 忘言:不使用言语来描述,形容对经典的深入理解。
- 博者:学识丰富的人,形容诗人对经典有深刻的理解。
- 日已约:日益精炼,形容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实践。
玄根沃冲融,枝叶自刊落
- 玄根:深远的基础,这里可能指学问的根基。
- 沃冲融:滋润、充实,形容学问的深厚。
- 枝叶自刊落:比喻学问的深化和简化,形容学问的发展和传承。
共叹江淅派,顿悟竞空觉
- 江淅派:指文学流派,这里可能指的是诗歌的风格或风格流派。
- 顿悟竞空觉:突然领悟到真理的境界,形容诗人对学问的顿悟和领悟。
吾道喜真诠,于君得深托
- 吾道:我的学说,这里可能指诗人的学术思想或理念。
- 真诠:真实而正确的诠释,形容诗人对自己的学说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 深托:深情地寄托,形容诗人将自己的学说寄托给李先生等人。
愿言崇素心,空山慰寂寞
- 崇素心:保持朴素的心性,这里可能指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空山:寂静的山林,形容诗人所处的环境宁静而空旷。
- 慰寂寞:安慰心中的寂寞,表达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思念之情的作品,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展现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和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活动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慨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