霪雨侵我宅,不霁其奈何。
蛙声动四砌,垣牖化为坡。
藩篱既已撤,林木成一家。
青山匝四围,原隰潴陂池。
吾苗安可保,所望则已多。
常愿无饥渴,贫贱理则宜。
【注释】
霪(yín)雨:连绵的雨。
不霁(jí):没有放晴。
四砌:屋墙。
垣牖(yuān yǒu)化为坡:围墙和窗户变成斜坡。
藩篱(fán lí):篱笆。
林木成一家:树木连成一片。
匝(zā):包围。
原隰(yí xí):低洼的地方。
陂(bēi)池:池塘。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诗人忧国忧民情怀,表现对时局动荡不安和人民疾苦的忧虑之作。《苦雨》是《悯农》组诗中的第三首,作者借自然景象抒发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关怀之情。全诗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将“苦雨”与“吾苗”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关注和无限同情。
开头两句:“霪(yín)雨侵我宅,不霁其奈何”。意思是说:连绵的雨下个不停,使我的家园受到了损害,什么时候才能放晴呢?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对时局动荡不安和自然灾害的担忧之情。
接着两句“蛙声动四砌,垣牖化(huà)为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在诗人眼中,青蛙的鸣叫声似乎也变得悦耳动听起来,使原本单调乏味的墙壁和窗子变成了斜坡。这里的“垣牖化为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接下来两句“藩篱既已撤,林木成一家”则揭示了诗人所观察到的农田景象。原来用来保护田地的藩篱已经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连成一片的树林。这里的“成一家”暗示了农民们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
再往下两句“青山匝(zá)四围,原隰(xí)潴(zhū)陂(bēi)池”,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前所见到的景色。周围的山峦环绕着整个田野,低洼的地方都变成了池塘。这里的“匝四围”形容了周围环境的美丽壮观;“潴(zhū)陂(bēi)池”则形象地描绘了池塘里的积水景观。
最后两句“吾苗安可保,所望则已多”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他担心自己的庄稼无法得到保障,因为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这里的“所望则已多”暗示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担忧。
【译文】
阴雨绵绵不断,侵袭着我的家园,什么时候能晴啊!
田里青蛙叫个不停,使四堵墙变成斜坡,
篱笆被拆掉了,树林已经连成一片,
四周的山峦环绕着田野,低洼的地方都变成了池塘。
我的庄稼怎么能够保全啊,我所期待的事情太多了。
我常希望不要饥渴,即使贫穷贱微也要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