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愔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公门袭汉环,主第称秦玉。 池架祥鳣序,山吹鸣凤曲。 拂席萝薜垂,回舟芰荷触。 平阳妙舞处,日暮清歌续。 注释: 侍宴:参加宴会。 长宁公主东庄:指的是唐代长宁公主的别墅,在长安城东的长宁坊。 环:指宫廷中的装饰物。 主第:主人的住宅。 秦玉:秦观字少游,因排行第三而被时人称作秦三,又以词赋名世,有《淮海集》。 池架:指池塘。 山吹:指风吹动山中的竹子的声音。 拂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句的注释: 1. 瑞阙龙居峻,宸庭凤掖深。 - "瑞阙"指的是华丽的宫阙,"龙居峻"形容宫殿雄伟壮丽,如同龙一般威严。"宸庭"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凤掖"则是指皇宫中凤凰栖息的深处,这里暗指朝堂内尊贵的位置。 2. 才良寄天綍,趋拜侣朝簪。 - "才良"指的是才智和品德出众的人。"天綍"在古代指的是皇帝的诏书,这里比喻才华横溢之人如星辰般闪耀
诗句注释 1 阳鸟南飞夜: 指夕阳下的归鸟,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降临。 2. 阴山北地寒: 阴山是北方的山脉,位于中国北部,这里指的是边远寒冷的地方。 3. 汉家征戍客: 指的是汉族的士兵,他们被派遣去边疆守卫边疆。 4. 年岁在楼兰: 年岁指时间,楼兰是古代的一个城市,位于今天的新疆地区,常被用作战争或政治的象征。 5. 玉塞朔风起: 玉塞指边塞,这里可能是指北方边陲的要塞之地。 6.
注释:百舌鸟在高高的树上鸣叫,发出的声音没有定则。 借问为什么声声烦扰,末世的风气不崇尚沉默。 赏析:诗人以百舌鸟为喻,讽刺了末世的人们。百舌鸟在高高的树枝上不停地叫嚣,声音无规律,扰乱人心。诗人借问为什么声音如此烦扰,暗示末世的人们喜欢吵闹,而不喜欢安静,这与末世的社会风气相符
奉和幸大荐福寺 旧邸三乘辟,佳辰万骑留。 兰图奉叶偈,芝盖拂花楼。 国会人王法,宫还天帝游。 紫云成宝界,白水作禅流。 雁塔昌基远,鹦林睿藻抽。 欣承大风曲,窃预小童讴。 注释: 1. 旧邸三乘辟:指皇帝的马车三次进入你的府邸。三乘指的是古代的车制,一乘为一辆车,三乘则是三次进进出出。 2. 佳辰万骑留:美好的时光,皇帝的车队停留下来。 3. 兰图奉叶偈:用兰图来表示对皇帝的敬礼
译文: 春天的早晨,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美丽的景色,但愁苦的妇女却只能在镜台前独自叹息。 一阵春风过后,数只蝴蝶乱飞,露水洗净了百花,显得更加鲜艳。 她试着掀开罗帷帘探出窗外,又回到锦缎铺成的筵席之上。 在曲中度过的夜晚里,她常常独上高楼眺望远方,思念着离别的爱人。 她无法与萧史相恋,只能仰望着高高的紫烟,默默期盼着爱情的奇迹。 注释: - 春朝物候妍:春天的早晨,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美丽的景色。 -
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琼殿含光映早轮,玉鸾严跸望初晨。 池开冻水仙宫丽,树发寒花禁苑新。 佳气裴回笼细网,残霙淅沥染轻尘。 良时荷泽皆迎胜,穷谷晞阳犹未春。 译文: 清晨的朝阳照耀着大明宫的辉煌,琼楼玉宇中闪耀着光芒。皇帝骑着玉鸾马车,在朝臣的簇拥下,早早地来到宫殿门前。 池塘里的水已经结冰,但仙宫中依然美丽如画。树上的梅花开始绽放,显示出冬天过后春天的气息。
这首诗的主题是奉和应制,皇帝的御旨要求诗人创作。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鸟籀遗新阁,龙旗访古台。 - 注释:鸟书是一种古代的文字系统,这里指代了某种古文或书法风格;龙旗则代表皇帝的权威和尊贵。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皇权的敬畏以及对皇帝的崇敬之情。 2. 造书臣颉往,观迹帝羲来。 - 注释:造书是指制作书籍,这里指的是皇帝在书房中处理政务;帝羲则是指传说中的黄帝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晨跸凌高转翠旌 - 早晨皇帝出行,车驾经过高耸的地方(指皇宫)时,飘扬着绿色旗帜。 2. 春楼望远背朱城 - 站在春日的高楼之上远眺,背后是红色的城墙。 3. 忽排花上游天苑 - 忽然间(似乎)穿越花丛(比喻春天的景象),到达了天上的宫殿(象征皇家的奢华和美丽)。 4. 却坐云边看帝京 - 在云端坐下欣赏京城的美丽景象。 5. 百草香心初罥蝶 - 各种草木散发出的香气
秋闺 征客向轮台,幽闺寂不开。 音书秋雁断,机杼夜蛩催。 虚幌风吹叶,闲阶露湿苔。 自怜愁思影,常共月裴回。 注释: 1. 征客向轮台:征客,指出征的士兵或商人。轮台,地名,今新疆轮台县。诗人以征人的身份去边疆戍边,因此有“征客”之叹。 2. 幽闺寂不开:幽闺,指深闺女子的内室。寂不开,形容闺中女子思念之情,无法排解。 3. 音书秋雁断:音书,指书信。秋雁断,形容书信往来中断,无法传递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