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诲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望东林" - 这是诗的题目,表明这是一首关于观看东林的诗。在古代中国的文学中,“东林”一词通常被用来指代一个佛教的园林或者是修行的地方。 - 译文:“望着那片东边的树林。” 2. 看山尽日费幽寻 - 描述一个人为了观赏山上的风景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尽日”)去寻找和欣赏它。这里的“幽寻”意味着寻找隐秘而美丽的事物。 - 译文:“为了观看山上的风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词语,根据题目要求来概括答案。 (1) “林章叔送状元红荔枝赋谢”意思是:林章叔送我红荔枝的诗并赋给我答谢。林章叔是诗人的友人,诗人用“送”“赋谢”等词表现了两人间的友情。 (2) “榴火丛中削玉团,一林红锦万人看”意思是:在石榴花簇拥着的树林里,像玉一样洁白的荔枝被削成团子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七绝诗。 1. 游南华:这是第一句,描述了诗人游览南华寺的场景。南华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地名,这里特指南华寺。 2. 卓锡泉边护法龙:第二句描述在寺庙附近的卓锡泉水边,有一位护法龙的形象。卓锡泉是南华寺内的一个著名景点,传说中有着护法龙的守护。 3. 宝坊丛里振南宗:第三句描绘了宝坊(寺庙内部的装饰)和丛林(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之间的景象,以及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和教义的传播。 4.
【注释】 孔北海:指东汉名士孔融。孔融字文举,北海郡人,汉末以清高著称。 鲁东丘:指春秋时鲁国的贤人东门列子(字子车)。孔子曾称赞他:“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握兰:古人在宴会上执手兰花以示友好或敬酒。 倚剑:手执佩剑。 斗牛:指天空中斗宿和牛宿。 【赏析】 王南薰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学者,诗人很佩服他,所以写这首诗赠给他,希望他能有所成就
【注释】: 玉簪花 其一疑是花神夜出游,花间晓堕玉钗头。 佳人拾处春相惜,斜插云鬟傍翠楼。 【赏析】: 《玉簪花》,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全唐诗》中录有其诗三首,此为其一。此诗写花与人的交往和相互喜爱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清丽,富有诗意。 首句“疑是花神夜出游”,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花神的飘逸之态。“疑”字用得巧妙,既写出花神的飘渺不定,又写出了人们对她的仰慕、期待。第二句“花间晓堕玉钗头”
【注释】 荔枝:一种水果。一骑红尘,指贵妃出游的情景。冰盘玉碗,形容荔枝的色泽晶莹,美味可口。溅珠玑,指荔枝汁液飞溅。紫绡,紫色的薄纱。胭脂,指涂在脸上的化妆品。剥啄,叩门声。春事,春日里的事情。微,细微。 【译文】 贵妃骑马出宫时,笑声中带着欢乐。她用冰盘玉碗盛着荔枝,荔枝汁液飞溅,晶莹如珍珠。她在紫色薄纱上点胭脂,轻轻点缀额角,在敲门声中享受春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唐代杨贵妃生活的诗歌
逍遥洞 洞口人家生事饶,桃花春水木兰桡。 红妆绿鬓谁家女,隔树偏窥半面娇。 注释: 逍遥洞:一个地名,位于今天中国浙江省金华市。 洞口人家生事饶:洞口附近人家生活丰富多彩。 桃花春水木兰桡:桃花盛开的春天,水面上划着木兰船。木兰,一种植物,其茎可以制作箭杆。 红妆绿鬓谁家女:形容女子穿着红色的妆和绿色的鬓发。 隔树偏窥半面娇:在树后偷偷观察,只看到她的半边脸。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然后结合注释作答。 “望湖亭”是《湖上杂咏一百首》中的一首,作者为唐代诗人崔颢。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幽亭半面俯崔嵬,槛外波光一镜开”,描写了望湖亭的景色,其中“幽亭”是望湖亭,“崔嵬”是高峻、陡峭的意思。意思是:望湖亭的亭子只有一半露出水面,从高处俯瞰它,就像一座高峻陡峭的山;而望湖亭的栏杆之外,湖水清澈如镜
【注释】 山人:指隐于山中的人。昔向:过去曾在这里。云龙隐居:指晋代的陶弘景(字通明,丹阳句容人)在句曲山炼丹成仙,号句曲山为“句曲先生”,后人称他的居处为“云龙山”。遗放鹤亭:指晋宋之间隐士张湛曾在此筑亭养鹤。佳赏:美好的观赏。磨崖:即摩崖。指石刻。乱峰青:形容群山连绵,峰峦苍翠。 【译文】 当年陶弘景隐于云龙山,这里还留有他放鹤的放鹤亭。 我在这里寻古迹,欣赏着美景
【注释】 兜率岩:佛教名山,位于今四川峨眉山。开宝刹:指修建寺庙。 辟支洞:即辟支佛洞,在峨眉山上。文殊: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姓文殊,号正觉。 青山:指峨眉山。不尽:无穷无尽。空中相:指佛教中观世音菩萨的“应现色身”。青山顶上常有云气缭绕,如珠玉悬空,故曰明月长悬顶上珠。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题兜率岩》。诗中描绘了峨眉山兜率岩前开宝刹、辟支洞里现文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