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乔新
谒李忠定公祠 孤狐升御座,黑𤯝翳炎精。 北骑忽南下,长驱无坚城。 庙堂无远略,金币但乞盟。 我公抱忠愤,抗疏请亲征。 内选环卫士,外招勤王兵。 北人闻褫魄,逡巡为徙营。 群邪互挤排,不顾皇穹倾。 公谋既不用,彼势益凭陵。 青城驾不返,哀恨徒嚘嘤。 建炎初嗣统,起公秉钧衡。 拳拳复三镇,汲汲返汴京。 慷慨陈十策,炳焉如日星。 国势稍张皇,彼众咸震惊。 汪黄苦相忌,投荒复南行。 敌主据宸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这些要求,结合全诗内容来分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以“灵乌”自喻,以黄莺比邻人,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灵乌”(乌鸦)“集林头”,写其栖息的位置
诗句: ``` 琼姿不肯染缁尘,别是西湖一种春。 画里底须论色相,金丸熟处见天真。 ``` 译文: 这首诗通过描绘画中的梅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诗中提到了“琼姿”即美丽的姿态不愿意被世俗的污染所沾染,这反映了诗人对纯洁和高雅的追求。而“别是西湖一种春”则表明这种春天的美是独特的,不是所有地方都能见到的。最后两句“画里底须论色相,金丸熟处见天真”意味着在艺术创作中
《别同年王绣衣集句·其二》是明朝时期何乔新的一首作品,全诗如下: ```plaintext 头上花枝照酒卮, 凤城依约更相期。 九重正尔思梁栋, 可向江南久别离。 ``` 译文: 在京城的花枝映照下,我举杯自饮,仿佛凤凰城的轮廓也隐约可见,我们期待再次相聚。陛下正思念着国家的栋梁之才,而你却要远赴江南去,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同年好友在京城相聚的情景
【注释】 ①空庭:空空的庭院。②窥天意:观察天空的意态。③悟:领悟。④玩物:玩赏事物。⑤世情:人情世事。 【译文】 风暖空庭草色青,门如市处不曾生。 闲中玩物窥天意,始悟春风也世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山居观物时所写成的偶成之作,诗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人情世故的感悟与理解。诗人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思考着世间的人情世故,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
【注释】: 1. 别同年王绣衣集句其一:我离去了,你留下来。可奈何。怎么办呢? 2. 青云:这里指仕途。 3. 片帆:一只船。 4. 独影翩翩:形容孤独的身姿。 5. 逝波:流逝的江水。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感。 首联“我去君留可奈何,青云莫道故人多。”意思是说:我要走了,你留下吧,但不要说什么故人太多,因为官场上的人很多都是故人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蜂、花、人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理解。 风和日丽百花香,坐看游蜂酿蜜忙。 注释:风和日丽,天气晴朗;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坐看,静静地坐着看。游蜂,指蜜蜂。酿蜜,指蜜蜂采集花蜜制作蜂蜜。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感悟,即在美好的环境中,如果不能像蜜蜂一样勤劳努力
《晋阳途次所见作 其四》是明代诗人何乔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内容为:二八了鬟泣路隅,逢人但道乞为奴。岂知富室都悬罄,谁有馀粮养侍姝。 译文: 二八女子梳着发髻哭泣在路旁,遇见人就哭着诉说自己被当作奴隶对待。谁知道那些富人家中都已穷困到连饭都吃不饱,谁还有多余的粮食来养活她们这些仆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在旅途中的艰辛生活。她穿着华丽的衣裳,但却只能哭哭啼啼地坐在路边
【注释】 平陆:平坦的陆地。 苫藉草:用茅草盖着。 倚:靠着。 颓垣(wéi wén):倒塌了的墙壁。 父啖儿尸、祖啖孙:形容老幼相残。 郑监门:指郑虔(字监门,唐代画家),他以画马著称,有《骢(cōng)马图》,此诗即题自此图。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画史”自居,故在诗中大谈绘画艺术和审美标准。诗人认为郑虔的画生动传神,堪称画史,但诗中也指出了其画的缺点,那就是“一段民风堪入画”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任务结束后返回京城的途中,偶成的一些诗句。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 1. "去岁乘轺出帝畿,兹晨整佩觐彤闱。" - "去岁乘轺出帝畿":指的是去年(去岁)我乘坐使者的车马离开了都城。 - "兹晨整佩觐彤闱":今天早上我整理好了衣帽,准备拜见皇宫。 2. "担头讼牒兼诗草,不带川中一物归。" - "担头讼牒":这里的“担头”指的是携带的公文包或行李。"讼牒"是指诉讼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