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了鬟泣路隅,逢人但道乞为奴。
岂知富室都悬罄,谁有馀粮养侍姝。
《晋阳途次所见作 其四》是明代诗人何乔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内容为:二八了鬟泣路隅,逢人但道乞为奴。岂知富室都悬罄,谁有馀粮养侍姝。
译文:
二八女子梳着发髻哭泣在路旁,遇见人就哭着诉说自己被当作奴隶对待。谁知道那些富人家中都已穷困到连饭都吃不饱,谁还有多余的粮食来养活她们这些仆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在旅途中的艰辛生活。她穿着华丽的衣裳,但却只能哭哭啼啼地坐在路边,因为她被人误认为是奴隶。这个女子的命运引起了诗人的同情和关注。
首句“二八了鬟泣路隅”,描述了这位年轻女子的年龄和外貌。她的年纪大约只有二十岁左右,身材纤细,面容姣好。然而,她却只能在路边哭泣,这无疑让诗人感到心痛。
次句“逢人但道乞为奴”,进一步揭示了这位女子的悲惨遭遇。她被人误认为是奴隶,四处乞讨。这种境遇让人不禁感慨,为何命运会对如此年轻的女子如此不公。
最后两句“岂知富室都悬罄,谁有馀粮养侍姝”,“岂知”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此事的惊讶之情。他没有想到,那些看起来富裕的人们竟然已经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而那些富有的人却拥有大量的粮食,却无人能够养活他们。这无疑是一种讽刺和悲剧。
整首诗通过对这位年轻女子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也表达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公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