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
【注释】 南望:远望。 青原:山名,在今江西上饶市西南。 张翰:指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张衡的堂兄张邈,曾为董卓幕僚,后因见董卓专权而弃官归乡,过洛阳,思念家乡而作“秋风辞”,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怀。 沧江:指江西境内赣江。 板扉:指山中门户。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送别友人余学夔回西昌时所作。前半首写送别时的依依不舍,后半首写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并表达自己归隐的心愿。 首句“南望青原思欲飞”
【注释】 国史新成:指《新唐书》修撰成功。宠渥优:皇帝的恩宠和优厚待遇。故人:旧友。 秉笔:执笔记录(历史)。陪清论:与贤达之士讨论国事。校雠(chóu):校订文字,考订是非。 光华:光彩。扁舟:小舟,这里指随从人员的小舟。 极:极点。知:了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潘参议文奎的。诗的前两句写潘文奎受皇帝赏识,被任命为修史官,而诗人却因年老体衰,辞官归里,两人分别在即
【注释】 ①禁苑:指皇宫的园林,这里借指翰林院。同官:在翰林院共事多年。③玉堂:指翰林院,古代学士的官署。金马:汉武帝时,以铜马象征皇帝,后因以“金马”为学士的代称。④流水闲云客似仙:意思是说自己像闲云野鹤那样自在,如同神仙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得知余学夔被赐归西昌后所写的。首联写余学夔辞别宫廷,回归故里,感到十分惊讶。颔联写其回到家乡后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生活如旧,与过去没有两样
【注释】 挽:挽留,吊唁。曹编修父:指诗人好友曹参。曹参字子建,号东园先生,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曹参曾于天启六年(1626年)进士及第,历仕明思宗崇祯年间至明熹宗天启年间,后因避李自成乱而隐遁,与诗人同乡。三茆:三间茅舍。楚些:《楚辞》中的一种诗歌体裁,以《九歌》为代表。 【赏析】 此诗悼念曹参之父,追叙其父一生经历,表现对父亲的敬爱。诗的开头两句写父亲不为名利所动;三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曾鼎饯行广东而写的。曾鼎是福建人,因父任广东布政使司左参议,故曾鼎也任广东佥宪。这首诗是送别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与祝愿之意。 首联“天书重拜外台臣,衣绣翩翩出紫宸。”“天书”指皇帝的诏书,即皇帝授予官员的任命文书。“天书重拜”,指曾鼎被任命为广东布政使司左参议,他重新接受了皇帝的任命,这既是对他任职的认可,也是对他的信任和期望。“衣绣翩翩出紫宸”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建所作。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及其相应的译文和注释: 1. 南宫进秩久为郎:在南宫(宫廷)中晋升官阶并担任了官职很长时间,已经变成了一个官员。 2. 又睹分符出帝乡:又在朝廷中被授予了地方官职,离开了皇帝所在的京城。“分符”是指被授予的地方权力象征,如封地、县等。 3. 周室自来推牧伯:自古以来,周代就推崇那些能够管理一方的诸侯或地方长官。“牧伯”指的是地方的长官
己酉年秋九月二十一日,我扈从皇帝出巡边关。 瞳昽海色隐朝暾,载笔从容侍至尊。 太阳在天空的云层中闪烁,旌旗在云彩中飘扬; 战马在云中奔腾,笳鼓声壮天地乾坤。 皇帝驻跸九霄之上,虹光闪耀如彩虹连接; 十里连营,虎士屯聚,威武之师整装待发。 我白首之身,惭愧无以献赋文; 如何报答皇上如此深厚的恩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首先要理解全诗大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早岁蜚声迈俊髦,青云列侍映西曹”,“早岁”,早年之时;“蜚声”,名声大振、广为流传;“迈俊髦”,超越俊才,意谓年轻时就有很高的声誉。“青云”:指官位高,地位显贵;“列侍”:在朝廷侍奉君主或大臣;“西曹”:指朝廷中的九卿。“御敕交龙涵晓露”,“御敕”:皇帝的诏书;"交龙":指诏书上写有龙形图案;"晓露"
独骑官马踏晴沙,来访城西侍讲家。 柳巷柴门成物色,菜盘椒醑入年华。 西山卷幔留残雪,北阙当轩驻紫霞。 久住金门成小隐,不妨诗酒寄生涯。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金幼孜所作,描绘了作者在新正时期拜访邹侍讲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第一联:“独骑官马踏晴沙,来访城西侍讲家。” - 诗意解释: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时期的诗人刘克庄,题目是《赠潘参议文奎 其二》。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闻君南去赋归欤,雁荡山前有故庐。 这句诗的意思是“听说你即将离开南去,归隐故乡吧?雁荡山前有一个你以前的居所。” 泉石自堪供啸傲,烟霞应得侣樵渔。 这句诗的意思是“泉水和岩石足够供人欣赏、吟哦、啸傲山林,烟雾和云霞正好与人们结伴砍柴捕鱼。” 岂无野老论心事,亦有儿童候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