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骑官马踏晴沙,来访城西侍讲家。
柳巷柴门成物色,菜盘椒醑入年华。
西山卷幔留残雪,北阙当轩驻紫霞。
久住金门成小隐,不妨诗酒寄生涯。

独骑官马踏晴沙,来访城西侍讲家。

柳巷柴门成物色,菜盘椒醑入年华。

西山卷幔留残雪,北阙当轩驻紫霞。

久住金门成小隐,不妨诗酒寄生涯。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金幼孜所作,描绘了作者在新正时期拜访邹侍讲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第一联:“独骑官马踏晴沙,来访城西侍讲家。”
  • 诗意解释: 诗人独自骑着官马在晴朗的沙地上行走,目的是为了拜访城外的邹侍讲。这里,“独骑”“踏晴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立于沙地之上,不畏严寒,坚持前行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同时,“来访”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对此次拜访的目的性和期待感。
  • 背景补充: “城西侍讲家”暗示了邹侍讲的住所可能位于城市的西侧,这样的地理位置既显示了人物的尊贵地位,也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1. 第二联:“柳巷柴门成物色,菜盘椒醑入年华。”
  • 诗意解释: 这是对邹府周围环境和邹侍讲家中生活的描绘。“柳巷柴门”不仅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更隐含着一种古朴、宁静的生活氛围。而“菜盘椒醑”则通过食物的呈现,隐喻了邹侍讲的高雅生活品质和对美的追求。
  • 背景补充: 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见之景的美丽,同时也间接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欣赏和向往。
  1. 第三联:“西山卷幔留残雪,北阙当轩驻紫霞。”
  • 诗意解释: 继续描述诗人所经之地的自然景观,西山之巅积雪未融,如同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北阙之下,阳光透过云层洒下金色的光芒,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里的“卷幔”与“驻紫霞”形象地描绘了山峦与天空交相辉映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
  • 背景补充: 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涵,如“卷幔”可能寓意着历史的积淀或文化的深沉。
  1. 第四联:“久住金门成小隐,不妨诗酒寄生涯。”
  • 诗意解释: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久住金门”指的是长期居住在皇宫之内,远离尘嚣,过着清静的生活。“诗酒寄生涯”则表明了诗人以文学和诗歌为伴,用诗酒来抒发情怀,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 背景补充: 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士大夫生活方式的认同与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个人自由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人文环境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文化传统的尊重。通过对每一联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