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鼎芳
梅下送客 花间啼鸟唤游频,花下离歌动早春。 断送香魂征袖雪,飘残素艳马蹄尘。 疏枝带月牵幽梦,长蕊含烟怅别神。 明日重过今日地,为怜歧路独醒人。 译文: 梅花树下,我送你离去,花儿间的鸟儿不停地叫着,唤起了你的游兴,然而花下的离别却早早地触动了我。 你挥袖送走,就像那飘落的雪一样,而我的马也留下了尘土的痕迹。 那树枝上挂着明月,牵引着我们的梦境,长出的花朵带着烟雾,让我惆怅地想起了别离的人。
【注释】 1. 青海:古地名,今青海湖一带。 2. 单于死:指匈奴呼韩邪单于被其部下谋杀。 3. 晓起望征人,新妆从此理:早晨醒来看见出征的将士,便整理新做的嫁妆。征人,指征战的士兵。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当时李白在长安。这首诗写闺中少妇对征人的思念与期盼。 前二句“客归青海头,报道单于死”是说丈夫从北方归来,报喜讯说匈奴呼韩邪单于已被他部下杀死。单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残钟湖上月,杳杳落层岑”意思是:残夜的钟声在湖面上回响,月亮渐渐落下,消失在层峦叠嶂之中。 “晓色散为水,秋声聚作林”意思是:晨雾消散如同江水,秋虫鸣叫仿佛树林。 “闲来曾不惯,幽处每相寻”意思是:闲暇无事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这样的习惯。在幽静的地方,我经常寻找着自己。 “丛桂南山下,晴香一径深”意思是
【注释】 灯下:借指夜晚。野寺:乡村寺庙。 十年心:形容时间长久,内心积累的感情。 萧萧(xiāo xiāo)打破瓦:形容风雨的声音,“萧萧”是风声、雨声的拟声词。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乡村寺庙度过一个漫长的夜晚。他默默地坐在灯下的木凳上,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然而,当夜深人静,风雨交加的时候,他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他听着风雨的声音,感受着风雨的力量,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无奈。
逐句释义及注释: 1. 寻王德操不遇: - 关键词:“寻”表示寻找,“王德操”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物。 - 译文:在王德操的身边寻找他/她。 - 赏析:这句话可能表达了诗人在寻找某个特定人物时的心情和感受。 2. 生公台畔石: - 关键词:“生公”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者与这个地点相关的人物,“台畔”表示台的旁边,“石”指石头。 - 译文:生公台旁的石头。 - 赏析
【注释】: 东篱:泛指菊花丛,这里指菊花。 磁瓶晚更宜:晚上用磁瓶插花更显得鲜艳。磁瓶,一种有花纹的玻璃器皿。 香生携伎处:香气随着舞伎飘出。伎,歌舞女子。 艳冷著灯时:灯光照在花朵上,花色更显得艳丽。艳,美丽;冷,指灯光照射,使颜色更加艳丽。 夜久僧还对:僧人夜里归来对着花看。 秋深蝶不知:秋天已深,蝴蝶不知道去什么地方了。 若教欢赏地,风露正凄其:如果让它成为人们欣赏玩赏的地方
【赏析】 西湖,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钟爱。历代诗人写西湖的诗篇数以千计,但像这首《西湖夜泛》那样清新淡雅、意境空灵的诗作却不多见。 首联“疏雨洗空翠,来看湖上山。”写诗人泛舟夜泛西湖时,在朦胧的月色中看到远处的青山与近处的水光交相辉映,仿佛被雨水冲刷过一般,一片明净。“疏雨”,即稀细的春雨,点出了时间是春天。“洗”字用得很好,将雨后湖山的明净写得十分生动。“看”字则写出了诗人对这美景的欣赏之情
【注释】 1. 汛西湖:泛指游览西湖。同清照、彦叔:作者的友人。 2. 新语报黄鹂:新的词语报告黄莺的声音,即黄莺的啼声。 3. 捎花坐柳:在柳树旁坐着,欣赏花儿。 4. 山晴意自好:山间晴朗的时候,心情自然舒畅愉快。 5. 湖晚醉相宜:湖边夜晚饮酒最合适。 6. 风起水香处:风起时水边的花香四溢。 7. 月来烟灭时:明月升起时烟雾散尽。 8. 同舟贪夜寂,移傍白公堤:一起乘船享受夜晚的静谧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秋色前山好:形容秋天的景色非常美丽,尤其是前山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 双扉尽日开:双门整天都是敞开的状态,意味着欢迎客人的到来,也表达了一种宁静、开放的心境。 - 卧云禅侣寂:描述一个僧人静静地坐在云端上,享受着宁静的时刻。 - 曳竹酒人来:有人拖着竹子进来,带着美酒迎接客人,展现了一种热烈而友好的氛围。 - 空响生黄叶:听到风吹过黄叶的声音
注释: 雪中寻寺远,先得一僧逢。 无数梅花里,亭亭出古松。 湿烟穿破壁,野水寂寒舂。 不待前山去,风林报晚钟。 译文: 在雪中寻找寺庙很远,先遇到了一位僧人。 无数梅花丛中,一棵古松矗立着。 烟雾穿过墙壁,寂静的水声在敲击。 不必等前山的钟声响起,风声就告诉晚上的钟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雪中寻寺的诗。诗人在雪中寻找寺庙,最终找到了一个和尚。他看到无数的梅花和一棵古松,感到十分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