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鼎芳
注释: 纪兴:指记录下自己的心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道人:道士的尊称,这里指隐居山林修行的人。 赢得:获得、得到的意思。 半生闲:指人生的一半时间过得悠闲自在。 枕上清泉:形容山中的泉水清澈甘甜,如同枕头上的清凉。 座上山:形容山中的山峰耸立,犹如坐卧于山中。 犹有半生闲不得:虽然得到了人生的悠闲,但仍然无法真正地放下世俗之事。 娑椤影里扣禅关:在娑椤树的影子里寻找心灵的宁静,以期达到禅宗的境界
【注释】 寺夜:即《寺夜》诗。萧槭(qù):梧桐叶,亦称“枫”,落叶乔木。走檐际:飘落在屋檐上。柴门夜忘关:夜晚忘记关了柴门。邑邑(yì):忧愁、烦闷的样子。有怀:有所思念或牵挂。佛灯:指寺院里的油灯。可:可以。城柝(tuò):城门上巡行的更夫敲打的铜锣。苦:苦于。近床:靠近床铺。严霜:寒气。白满地:地上积雪厚厚一片。 【赏析】 此诗是写寺院夜景。前四句写院内景况:桐叶飘落,风吹过屋檐;夜深人静
以下是对吴鼎芳的《和靖祠前晚坐》逐句的释义,以及相关的译文、注释、赏析: 诗句原文: 山翠出村杪, 祠前芳杜洲。 孤烟生后暝, 双鸟去边秋。 灯影参差水, 歌声远近舟。 梅花无复主, 曾有暗香浮。 译文注释: - 山翠出村杪:形容山峰苍翠,从村庄尽头延伸出来。 - 祠前芳杜洲:指祭祀祠堂前的芬芳杜洲,杜是一种植物。 - 孤烟生后暝:孤烟升起在傍晚时分,暗示时间已近黄昏。 -
怨诗 华屋春将尽,纱窗日易昏。 不知多少恨,相见与君言。 注释 - 华屋春:春天即将结束,华丽的房屋也显得落寞。 - 纱窗:透过窗户看到的阳光逐渐变得昏暗。 - 日易昏:阳光渐渐变得暗淡。 - 不知:无法知晓。 - 多少:许多。 - 恨:心中的遗憾和痛苦。 - 相见:希望与丈夫相见。 - 与君言:与你倾诉。 译文 春天的华屋即将凋零,透过纱窗看到外面天色已晚。我不知道有多少遗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主要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同时要注意从思想、艺术等角度进行综合解读。 “月夜”是全篇的诗眼,“月夜”是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怀。“昨夜因看月,清光动旅思”,首二句交代了写这首诗的时间——昨夜,地点——月下,人物——自己。这两句中,“因看月”写出了诗人在夜晚观赏月亮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中的内容落到实处,即看到关键字词“亭”“绣幕低”等,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再联系诗句大意概括总结即可。 (1) 雨后春草绿,芳草连天碧,春风吹过草地,草色更鲜绿; (2) 春游曲,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无人”,表明诗人独自游玩,心情愉悦。 译文: 春雨过后
【注释】 闻箫声:听到箫声。萧,乐器名,长而微曲,用木制成。 洞箫如缕到尊前:形容箫声纤细入耳,如同一缕细丝飘进面前。 明月高楼夜可怜:明月当空,高楼独处,令人感到凄凉。 凄易断:指箫音哀婉,容易让人感伤。 千家花柳障晴烟:千户人家的花柳树在晴空下形成了屏障,挡住了阳光,使大地显得阴暗。 【赏析】 《闻箫》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夜景图,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暮投上方寺 : 这是首句,意思是傍晚时分投宿在上方的寺庙中。 暝色投荒寺,行盘翠几层 : 夜晚降临的时候,诗人投宿在荒凉的寺庙里,抬头望去,只见寺庙周围郁郁葱葱,犹如层层叠叠的绿色翡翠。 涧花分积雪,桥月递流冰 : 诗人走出寺庙,看到山涧中盛开的花儿被雪覆盖,仿佛将积雪分开;溪流上横跨的小桥
【注释】 1. 空斋:指书房。寂寂:寂静的样子,这里指空空荡荡。 2. 落叶:指秋天飘零的树叶。 3. 萧萧:形容落叶声。 4. 片月:指一弯新月。 5. 闲相照:闲适地互相照耀。 6. 床头挂一瓢:在床头悬挂一瓢,用以盛水。 【译文】 空旷的书房原是很寂静,落叶纷飞更显凄凉。 新月初上,它静静地照着书斋,床头挂着一瓢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宁静、孤寂的夜晚
【注释】 盈盈:娇小的样子。青溪:指青溪驿。 学解:学而能解,会解。愁:忧愁。珠帘不卷:指不放下珠帘。倚箜篌:靠在箜篌上。 多情明月无情水,夜夜青溪映酒楼:月是多情的,水却无情,这一句是说月亮总是在夜晚出来照着江上的酒楼。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人用“青溪”作为题目,写一个女子倚着箜篌(一种古代弦乐器),在月光下欣赏青溪之美景,以表达她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