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鼎芳
【注释】孤踪:指一个人独自行动时。石上云:指在石头上飘荡的云彩,也形容人的踪迹。一瓢:指酒器,也用来形容清贫。向何处:往哪里去。离心寄春草:意谓自己的心随春天的草木而飘散。柔艳欲飞去:意谓柔弱美丽的花瓣要随风而去。引领生白烟:意谓引导着升腾起一缕白气。祇陀树:一种树木名。 【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不遇的诗。首联写诗人孤独地站在石上,白云缭绕,他像无根之木、无枝之花一样飘忽不定
【译文】 青莲寺在灵峰山,我夜起登临观景致。 秋蝉鸣声四处传,鹿饮清潭静无波。 明月当空照碧空,孤塔影落水中无。 花落仍香树犹存,竹深涧冷水声疏。 烟光散漫似流水,明星高挂在山顶。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灵峰山房夜起时所见的自然景象。首联“寥寥青莲宇,出步夜方永”描述了青莲寺的宁静和夜晚的漫长。颔联“蝉鸣四山秋,鹿饮一潭静”则通过蝉鸣和鹿饮的意象,展现了秋天山林中的静谧。颈联“圆月当碧空
虞美人 营门飒飒惊风雨,一片楚歌中夜起。 拔山力尽霸业空,八千子弟淮河水。 腰间宝剑无精光,神龙变作魑魅语。 美人宛转其奈何,啼痕尽染征袍紫。 请从剑下化香魂,花枝肯傍秋风主。 妾心不作青山云,妾身甘作青山土。 君王若肯报妾身,重向江东整师旅。 【注释】: 营门飒飒(sàsā)惊风雨,一片楚歌中夜起。 营,军营,即古时的兵营或官署。飒飒,风声。惊风雨,指战乱。中夜,夜里。 拔山力尽霸业空
【注释】 荆榛:荆棘。 妖狐穴:狐狸洞。 杜鹃:鸟名,又名子规,鸣声凄厉而悲伤,古人常以“杜宇”、“蜀魄”称之。 枫林血:传说中,杜宇(杜鹃)啼时,口中流血。 颓波:指残破的波浪。 神仙寂灭天地古,世故茫茫几销歇:神仙已寂灭,天地古今,世事纷纭,都如过眼烟云般地消失殆尽。 吴王台:在江苏苏州市西。 胥江:即今苏州市南的娄江。 冷浸清秋月:月光冷清,洒在清冷的江面上,映出秋天的月亮。 【赏析】
【解析】 1.“残山如黛月痕斜”中“残山”指夕阳下的山,是夕阳的余辉映照在残破的山峦上,“如黛”是指像黑颜料涂画在眉毛上一样浓重。所以“残山如黛”就是残山如墨。“残”字在这里写出了日落西山的景象,而“如黛”则形象地描绘出山色暮霭的朦胧美。“月痕斜”指月光斜照在山上,形成一片斑驳的阴影。“东畔”,即东边。“十里红桥”指一座红色的桥,桥很长,有十里路那么长。“多处”,处处,到处。此句写红桥的景致
唐嘉会妻 “于中事不成,腴言误彼宅:”此女如花好,此女如玉立。 知书服大义,意向多卓识。为服尽三年,庶可成家室。 “茕茕三年来,兀兀如一日。媒氏复登门,良吉当及时。 为合二姓好,殷勤求结缡。诸姑与伯姊,宛转劝言辞:"门户有如此,胡乃大迷离。 先许得书生,后许得富儿。荣悴若霄壤,安用多狐疑。 可惜桃李年,春风徒自持。可惜合欢帐,寂寞守空闺。 前路一何迈,为事当三思。今当就欢庆,往事休烦悲。
【注释】三妇艳:指妻子。理膏沐,梳妆打扮;启房栊,打开门窗让风进来,以通风换气。大妇:丈夫的正妻。中妇:丈夫的侧室。落花:指春花。东窗:东面有窗户的房间。安卧:躺着休息。日未红:太阳还没有升起。 【赏析】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生活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诗通过对家中三位妇人的不同行为和心理描写,反映了她们各自对生活的不同态度。 首句“大妇理膏沐”
双燕飞 双燕,指一对燕子。双飞,即两对燕子一起飞翔。不止栖,意即不是常住一个地方。 衔春归柳巷 春天到来时,燕子会衔着春天的温暖和喜悦回到它们的家——柳树旁边的小巷中,这里可能是燕子筑巢的地方。 弄水出花溪 燕子在春天里嬉戏,有时也会飞到河边,搅动水面上的水波,或者从水中出来玩耍,这都表明了燕子的生活是多么快乐和自由。 惊风起,双燕离 突然刮起一阵强风,把两只燕子吹得四散飞开。 一雄复一雌
【解析】 此诗首句为“绮疏微透晓光寒”中的“绮疏”是花名,“微透晓光寒”是写花的开放时间。第二句“欲贴鸦黄展镜鸾”,写花的颜色,用镜子作比,暗指女子的容颜。第三句“错怪桃花似侬面”,写花的形状,用桃花比喻女子的容貌。末句“一番风雨便春残”,写天气,暗示人的命运。 【答案】 译文:绮疏(芍药)微露曙光,寒气袭人;想将那黄色的花瓣轻轻贴在镜中鸾鸟的身上。错怪了这娇艳的花色像自己的容颜;一番春雨之后
寒食日登莫釐峰望缥缈峰吊陆纂甫林中当百五,屐齿泛晴光。 缀暖榆钱小,萦春蕙带香。 两峰看迤逦,片水怅微茫。 节届魂俱冷,时移梦转长。 土应平傲骨,泉已涩吟肠。 有子荒新冢,无烟禁一乡。 雨花滋旧藓,风叶沸新杨。 泪尽莺啼处,褰裳去夕阳。 译文: 寒食时节登上莫釐峰眺望缥缈峰吊祭陆纂甫 树林里正当午,鞋底踏着阳光。 缀满暖意的榆钱小巧,环绕着春天的蕙草清香。 两座山峰蜿蜒曲折,细流如丝映衬着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