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投荒寺,行盘翠几层。
涧花分积雪,桥月递流冰。
一宿同僧被,孤吟借佛灯。
晓看山下路,湿气满霜藤。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暮投上方寺 : 这是首句,意思是傍晚时分投宿在上方的寺庙中。
暝色投荒寺,行盘翠几层 : 夜晚降临的时候,诗人投宿在荒凉的寺庙里,抬头望去,只见寺庙周围郁郁葱葱,犹如层层叠叠的绿色翡翠。
涧花分积雪,桥月递流冰 : 诗人走出寺庙,看到山涧中盛开的花儿被雪覆盖,仿佛将积雪分开;溪流上横跨的小桥,月光洒落在流水上,如同传递着流冰。
一宿同僧被,孤吟借佛灯 : 诗人与僧人共度一个晚上,共同睡在同一张床上;在寂静的时刻,他独自吟诵,借着佛像前的灯火来照明。
晓看山下路,湿气满霜藤 : 清晨醒来,诗人眺望山下的路,只见路上的霜藤被露水打湿,散发出一股清新的气息。

翻译如下:

暮色降临时,我投宿在荒凉的山上,只见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宛如层层叠叠的翡翠。
山涧中的花朵被积雪覆盖,仿佛将积雪划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小桥上的月光洒落在流水上,传递着冰凉的水流。
与我一起度过一夜的是那位僧人,他与我共享一张床铺,一同吟诵诗句;当夜幕渐渐降临,我便借助佛像前的灯光来照亮我的诗篇。
晨曦初升时,我凝视山下的道路,只见道路上的霜叶被露珠打湿,散发出一股清新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描绘寺庙、山涧、小桥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大自然的静谧之美,也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