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熏兼茗碗,清夜只夫君。
渔艇出无绪,僧钟递不分。
次花临水月,先鸟近岩云。
坐冷忘归去,荷衣半藓文。

【注释】

苏堤:指杭州西湖的苏公堤,长3.8公里。

炉熏兼茗碗:茶炉上的烟气和茶杯里的茶水。

清夜只夫君:在寂静的晚上只有您和我。

渔艇出无绪:渔船出港没有事做。无绪,没有事。

僧钟递不分:僧人敲钟的声音传来不断。递,连续;分,断续。

次花临水月,先鸟近岩云:次第开放的鲜花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早飞的鸟儿接近了岩石上的云彩。

坐冷忘归去,荷衣半藓文:我坐在冷清清的夜里忘记了回家,荷叶的衣服上布满了青苔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贬官杭州后,作者在苏公堤上与友人夜话的情景。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写物,末联抒情。

首联“炉熏兼茗碗,清夜只夫君”,起句点明时间、地点、人物。炉熏,是茶具;茗碗,即茶盏。这两句说诗人和友人一起品茗谈心,炉烟袅袅,茶香四溢,清幽宁静的夜晚只有你我二人。

颔联“渔艇出无绪,僧钟递不分”,写诗人在苏公堤上与友人夜话时所见景物及感受。无绪,没有事情可做;递,接连不断。这两句写诗人在闲谈时发现渔人已经出海捕鱼,而寺庙的僧人还在不停地敲钟。

颈联“次花临水月,先鸟近岩云”,写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悟。次第开放的鲜花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早飞的鸟儿接近了岩石上的云彩。这两句写诗人观赏了苏公堤上美景后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

尾联“坐冷忘归去,荷衣半藓文”,写诗人在欣赏了自然美景后,心情愉悦地离开了苏公堤。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美景之中忘却了回家的念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苏公堤上的美丽景色和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的喜悦心情,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