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初开社,香风拂寺门。
梅花殊耐雨,一白自成村。
湿气蒸初艳,春声散冷魂。
钟残僧出定,留语坐黄昏。
【注释】
①人日:指农历正月初七,即传说中女娲造人之日,民间认为这一天阳气开始萌发。②上方寺:在河南洛阳,是佛教名刹之一。③香风拂寺门:指寺庙里弥漫着淡淡的清香。④梅花殊耐雨:梅花特别能经受住风雨。⑤一白自成村:白色的梅花独自形成花海,就像村庄一样。⑥“湿气蒸初艳”:湿冷的空气中,梅花的花朵更加鲜艳夺目。⑦春声散冷魂:春天的声音消散了寒冷的气息。⑧钟残僧出定:“钟残”是指寺庙里敲响的钟声已经停歇。⑨坐黄昏:坐下来等待天黑。
【赏析】
这首诗以人日(正月初七)看梅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寺院梅林图,赞美了梅花顽强不屈的品质及高洁脱俗的品性。诗从写景入手,点明时令和地点,接着描写了梅花的不畏风雨、傲霜斗雪的高贵品格,最后通过僧人的言行来突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韵味无穷。
开头四句写初春时节,人日这天,寒风凛冽,雪花飘飞,而寺院内的梅花却依然傲然挺立,迎风怒放,其芬芳之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香风拂寺门”一句,不仅写出了梅花盛开时阵阵芳香,还写出了寺院内梅花之多,足见作者观察入微。
中间四句写梅花的坚韧不拔。“梅花殊耐雨”表明了梅花不怕严寒、凌霜傲雪的精神,更表现出它与生俱来的高洁品质;“一白自成村”则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梅花的素雅淡泊、洁白无瑕,如同村庄一般。这两句诗将梅花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
后四句写梅花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和美好感受,以及它在诗人心中的位置。“湿气蒸初艳”形容的是雨水中的梅花瓣更加鲜艳夺目,仿佛被湿气蒸腾后的花朵更加灿烂美丽。“春声散冷魂”则形容在梅花的陪伴下,春天的声音变得更加清新悦耳,让人感到生机勃勃,心情愉悦。“钟残僧出定”,则是说寺庙里的钟声已经停了,但僧人仍在禅房里打坐修行。“留语坐黄昏”则是说僧人出来与诗人说话并邀请他一起欣赏美丽的梅花,直到傍晚时分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整首诗通过对人日看梅情景的描写,展现了梅花的傲骨和高洁品质,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