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朴
【注释】 ①天宁寺: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古时,扬州是运河交通要道,天宁寺前是重要的码头和商埠。堤岸(长堤):古代为了防洪而建造的长堤。四百尺:指长堤长达40丈,即400尺,约合126.67米。董实夫:即董源,北宋画家,擅长山水画,与范宽齐名。官道:官府修筑的大道。王本仁者:王本仁,作者自称。舍百金:捐出一百两金子,作为筑成官道的费用。②天宁寺前古堤建于唐代,后经多次修整,至宋代仍保存完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1. 哀湛秋江 - "哀"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哀愁之情,"湛"描绘了秋水深广,"秋江"则指秋天的江河。整句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时光流逝的感慨。 2. 瓶锡江湖三十年 - "瓶锡江湖"指的是诗人在江湖中漂泊的经历,"三十年"表示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诗人的生活经历。 3. 姓名遍与诗流传 -
俞江村 出二景为题 【注释】 一间两间茅屋,三树五树桃花。——茅屋:简陋的房屋,形容生活简朴或环境清贫。桃花:这里指春天时盛开的花朵,常用来象征美好或希望。 借问先生何处,钱塘江上人家。——先生:对他人的尊称,这里指诗人所要寻找的人。钱塘江上人家:描述一位隐者居住在钱塘江畔的景象,钱塘江是浙江省的主要河流,此处暗示了隐者的隐居生活。 【译文】 一间两间简陋的茅屋,三棵五棵树木盛开着桃花
湖头春水绿于苔, 滉漾绿酒浮金杯。 瞰湖楼子知多少, 扇扇红帘影倒开。 诗句释义 1. 湖头春水绿于苔:描述了春天里西湖湖水的绿色,与苔藓相仿,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2. 滉漾绿酒浮金杯:使用“滉漾”形容水面波光粼粼,如同漂浮着绿色的美酒,而“金杯”则形象地描绘了酒杯的光泽,增添了诗意。 3. 瞰湖楼子知多少:这里的“瞰湖楼子”可能指的是在湖边可以俯视整个西湖的美丽景致
【注释】 千顷:指一望无际的稻田。 残雨初收:雨刚停,露水还未干。 白雁:大雁。 丹枫:指枫树。 【赏析】 《俞江村出二景为题》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诗中写景生动传神,富有情韵。“千顷黄云未割,数峰残雨初收”两句,写秋色之浓,秋意之重,秋景之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美的享受。首句中的“未割”,既写出了稻田的广阔,也表明了农民的辛勤;次句中的“残雨”则写出了秋雨的特点,即来得突然,去得也快
《西湖竹枝词五首》是明朝朱朴所作的一组诗,共五首。这些诗以西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谁家女儿金缕衣:描述了一位穿着华丽衣服的女儿从银瓶庙回家的情景。金缕衣象征着富贵与美丽,银瓶庙则暗示了这个女子的高贵身份。 2. 银瓶庙里插香归:在银瓶庙里插上香表示祈祷或还愿的行为,体现了人们对神明的敬仰和虔诚
诗句原文: 麦岭风吹小麦花,古藤乔木路三叉。 千年玉骨湘累墓,万里坚城少保家。 注释解释: - 麦岭:地名,这里可能是一个比喻,指代某个地方或事物。 - 小麦花:指小麦的花朵,春天时盛开。 - 古藤、乔木:形容树木苍老而高大。 - 三叉:道路分出三条岔路。 - 千年玉骨:指人死后的骨骼,常用于表达对死者的怀念。 - 湘累墓:指的是屈原的坟墓,因为屈原是湖南人,所以称其为“湘累”。 - 少保家
风入松 · 次宋人题西湖 武陵春酒不论钱,红杏竹篱边。画桥一带青青柳,兰舟系、玛瑙坡前。隔树数声鹦鹉,谁家一簇秋千。 朱唇玉板鹧鸪天,歌罢鬓云偏。杜鹃啼歇清明雨,楼台锁、几处新烟。沉醉折花归去,路傍拾得遗钿。 【注释】 - 武陵: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后来泛指隐居之地。 - 朱唇:红色嘴唇。 - 鹧鸪天:词牌名。 - 鬓云偏:指鬓角的头发有些凌乱。 - 醉归:喝醉后回家。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者赠送的灵寿杖,以及它如何帮助作者行走、生活。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谢王雨舟灵寿杖 向雨舟(即张雨舟)表达感谢,因为他赠送了一根灵寿杖给我。 武当山高几万丈,中有千年灵寿杖。 武当山非常高,其中生长着一根长达千年的灵寿杖。 金光玉芝秀所钟,生在青霞石嵓上。 这根灵寿杖表面金光闪闪,就像玉石一样美丽,它生长在一块青霞色的石壁上。 雨舟先生道者流,赠我一枝东海头。
注释:阿侬,我。家住在西湖旁边,吃的是菰米和莼菜的野餐。猫头笋紫红色,三寸长。沙角红菱三寸长。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竹枝词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风光和当地的美食,展现了家乡的自然美景和美食文化。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