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朴
《送春日仍送东川二首》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与离别之情的诗作。朱朴以明快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首句释义:“明日送春江水边,送君同上木兰船。”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即将结束时,送别朋友的情景。“明天”指的是春季结束的日子,即春分之后不久,而“江水边”则暗示了这个送别的地点是在江边
画小卷送人还吴江 春江草绿春风起, 在春天温暖的江风中,江边的草木都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送客江头酌江水, 我站在江边,为即将离去的朋友送上一杯酒,那是友情的象征。 安得吴笺百尺长, 如何才能有那样一尺长的吴地信纸,用来书写我的无尽思念? 写尽离愁数千里, 希望我的诗能够传达我深深的离愁,跨越千山万水。 注释: 1. 春江草绿春风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江边草木翠绿,春风轻轻吹拂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方向,然后对诗歌进行逐句解读,最后对照题目要求作答。此诗前两句是作者自赞之词,第三四句则是诗人的反讽之语。“赠郑进道”是题目,交代了写作的对象;“白发蒙茸已满颠”点明时间,写出自己已经年老;“风流不惜杖头钱”是说自己虽然已经老了,但依然保持年轻时的潇洒风度;“浮生尽说黄金好
【注释】 天平寺:在杭州。别:离别。山阴:今属浙江绍兴。秦楷:即秦观,字少游。乡曲:家乡,这里指故乡。浙水:指钱塘江。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天平寺,次句写两人的离情别绪,第三句写他们分手后各自思念对方的情景,末句写别后的相思之情和对重逢的盼望。 这首诗是诗人与朋友分别时写的。首联写两人离别的地点和时间,“浙水东西路几重”是说天平寺位于钱塘江边
武原杂题八首·宣慰楼 蝶舞花残,燕归无影,酒至香散客稀。黄昏月照,清光照锁琐闱。 诗词原文与注释: 1. 蝴蝶飞舞,花朵凋零,燕子归来无影踪,酒宴终散,香气四溢,客人稀少地散去 - 诗句解释:描述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而花朵已逐渐凋零,不再盛开。燕子在天空中飞翔,但最终没有返回巢中,暗示了时间的变化和事物的无常。 - 注释:蝴蝶、花朵、燕子、酒宴、客人。 - 赏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两年闻道更移家,鸡犬图书载几车。 - 注释: “闻道”指听说、得知;“更”表示再次或者再一次;“移家”意味着搬家迁移住所;“鸡犬图书”指的是书籍和生活用具;“载几车”表示数量之多,以至于需要用几辆车来装载。 -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两年的时间里,听闻家乡有变故后,又再次迁徙家园,家中的鸡、狗以及书卷都被装载在车辆中,反映了诗人对家乡变迁的反应和对故土的不舍。 2
【注释】 寄张南溪方伯:寄给张南溪方伯的诗。南溪,张南溪的字。 太行西去万重山,望断南辕尚未还:太行山向西延伸,连绵起伏,层峦叠嶂,绵延不断;望着那西去的山路,却看不到你的归来。南辕,指车右辕木向南。比喻不顺利,不得志。望断,望穿眼睛也看不见。 却恨紫薇堂上月,独将秋色照秦关:你却怨恨着紫薇堂上的月亮,把秋天的景色映照着秦地的关口。紫薇,宫中的一种花,这里借指朝廷。 【译文】
【注释】 吟:吟诗。君家:指沈石田的家,在今浙江绍兴府嵊县。麓华:山名,在今福建闽侯县东北。天平、麓华都是山名,所以用“不是”来表示否定。 【赏析】 此诗为酬赠之作。首句“吟诗数落花”,是说自己吟咏时,有感于春花飘落,不禁悲从中来。第二句“野桥沙竹到君家”,是说春天来到,野桥边的沙竹已经长出新芽,而我的家就在你的近旁。第三句“杖头一带春山色”,是说杖头上带着一路春山之色,形容春景明媚
“春来不见故人来,及至来时春又回。”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久别的思念与重逢的喜悦。春天的归来,似乎在暗示时间流转,而诗人对朋友的期盼和等待,则展现了深厚的友情。这种情感的交融,使得诗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更迭,也深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同时,这句诗还隐含着一种哲理,即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坚持与信念始终不变。通过这种表达,诗人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诗句释义: 1. 邵主政藕湖 - 描述的是邵主政时期,在藕湖的行政治理情况。 2. 荷花荷叶锦成团 - 形容荷叶和荷花紧密相连的样子像锦绣一样。 3. 人在风亭倚画阑 - 描绘了人物在风亭上依栏眺望,周围环境宁静美丽的画面。 4. 收尽碧房秋水阔 - 表达了秋天时湖水被完全收集的景象,碧绿的房屋映衬在宽阔的水面之下。 5. 玉龙无数学泥蟠 - 形容水中的鱼儿像蛟龙在水中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