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时彻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审清楚题目要求,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即可,如: “鸿雁领秋色,江南桂子香”中“领”的意思是“率领”,“桂子”指桂花,这两句的意思是:大雁率领着秋天的景色,在江边的南岸上飘散着桂花的香气。 “旌悬石门近”,意思是:旌旗飘扬在石门的附近。 “云度剡溪长”,意思是:云雾缭绕在长满芦苇的剡溪上。 “白水朝朝雾,黄芦夜夜霜”,意思是
【注释】 天边乘传客:指从远方来的人。乘传客,指使者。 历险到殊方:经历了许多艰险才到达遥远的地方。殊方,指云南。 草长知烽息:草木茂盛时,烽火已熄灭。 民流属岁荒:人民流离失所,年年遭饥荒。 岩花薰涧壑(hè):岩石上生长的兰花飘香,沁人心脾。涧壑,指山间沟壑。 木叶堕衣裳(yì),木叶落下来打湿了人的衣衫。 何事秋风起,愁看白发长:为什么偏偏是秋风起的时候让人感到愁苦
岁暮山行 诗句释义: 1. 岁晚还行役,空山聚客星。 - 译文:岁月已老仍须征战,孤寂的山间聚集着点点星光。 2. 梅花千涧白,桂树一冬青。 - 译文:梅花绽放于千万条涧水之间,而那常绿的桂花树则在冬日依旧保持着生机。 3. 水净灯偏乱,云深户不扃。 - 译文:清澈的水面上漂浮着几盏晃动的灯,云雾缭绕中门户紧闭。 4. 青宵无别梦,趺坐诵黄庭。 - 译文:夜晚的天空清澈宁静,没有其他烦恼的梦境
诗句释义与译文 官城元枕水,朝暮白云归。 - 注释:在城市的中心,水边如同枕头般地安静,早晚时云朵归来。 - 译文:城市的中心仿佛是平静的水床,无论白日或黑夜,云朵都会归来。 - 赏析:此句描绘了城市中心的宁静,以及云朵在城市中的出现,形成了一种时间上的连续性。 寒忆蒹葭落,晴看鸂鶒飞。 - 注释:寒冷中怀念蒹葭的落叶,晴天时观赏鸂鶒的飞翔。 - 译文:在寒冷的季节里
初惊杨柳变,复讶洞庭波。 欲采蕙兰去,其如霜露何。 注释:刚一看到柳树变了颜色,又看到洞庭湖的水浪波涛。想要去采集蕙兰而去,可是那霜露会阻止我们吧? 远林霞护竹,平野雉穿萝。 落日村舂急,丰年黍稷多。 注释:远方的树林被朝霞包围着,平地上的野鸡在穿过葛藤。傍晚的太阳快要落下了,村子里的打谷声急促地响起,丰收的稻谷和麦子很多啊!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小诗,描写了诗人所见之秋日景物。诗中“惊”
【诗句】 1. 雪岭春深我正来,每逢佳处一徘徊。 2. 飞云度水开还合,宿鸟惊人去复回。 3. 山缺尽将松竹补,门深偏向野桥开。 4. 为言役役驰驱者,何似餐霞卧草莱。 【译文】 1. 在这寒冷的雪岭中春天已经来临,我正是来的时候,每次走到美丽的景色前都会停下脚步久久地欣赏。 2. 飞过的云朵掠过水面又聚合在一起,惊起的鸟儿从天空飞过后又回到原处。 3. 山峰的缺口用松树和竹子填补
【注释】 1.自洛至楚:作者由洛阳到湖北途中。 2.漫兴四首:诗人为抒写旅途中的心情而作的四首诗,本篇是其中的第四首。 3.紫宸:皇宫,皇帝居住的地方。 4.朱轮:古代官吏所乘的车有红色帷裳,故称朱轮车。 5.南国:指荆州一带。 6.啼鸟:即“啼鹃”。 7.江燕:燕子的一种,常在江边筑巢。 8.郭:城外。 9.清溪草树:泛指沿途的自然风景。 10.匣中孤剑:比喻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
凯旋入省 去日边城动鼓鼙,归来一道凯歌齐。 溪前风柳无情绿,雨后山禽作意啼。 征旆入云人影乱,马蹄趁草夕阳低。 怀春每恨流光速,转向青山忆故栖。 译文: 在出征前的边城响起了战鼓和锣声,凯旋后大家一起高唱胜利的歌曲。 溪边的柳枝随风摇摆,却依然那么青翠,而雨后的山鸟也似乎有意地发出了鸣叫。 旌旗招展,士兵们的身影在云间交错,马蹄踏在草木之上,夕阳西下,一片落红。 每每看到春天的美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入滇 其二 诗句释义: 1. 山路日多雨,我行犹未休:描述了进入云南后,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使得路途困难重重,但我仍然没有停止前进。 2. 碧溪云不定,青草瘴仍浮:在云南的碧溪(指清澈的山间溪水)上,云雾缭绕变幻无常,而青草之间弥漫着瘴气,使人感到不适。 3. 客久旌旄落,天空鹳鹤秋:由于长期漂泊在外,我的旌旗已经变得陈旧不堪
永宁寺 春风将客骑,日日到山亭。 坐爱苔生石,香怜花满庭。 竹围华屋秀,云冠远峰青。 有客能相款,衔杯不愿醒。 注释: 1. 春风将客骑:春天的微风带着客人骑着马来到永宁寺。 2. 日日到山亭:每天到永宁寺的山亭去。 3. 坐爱苔生石:因为喜欢苔藓覆盖在石头上的样子。 4. 香怜花满庭:因为喜爱香气弥漫在庭院中的感觉。 5. 竹围华屋秀:周围被茂密的竹子环绕着,显得格外优雅。 6. 云冠远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