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本立
【题解】《题黄氏山水小画》,是唐代诗人李益在唐大中五年(851年)春,游历湖南长沙时所作。 【注释】忘机:忘怀世俗之情;白鸥亲:亲近白鸥鸟;汀洲:水边沙洲;杜若:即“杜若”,香草名,亦作“菟若”、“杜苏”,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 【译文】忘却了世俗之情,我与白鸥结下深情厚意,春天的雨润湿了汀洲,杜若花开得鲜艳娇美。 我为这幅山水画题写了赞美诗篇,却不知自己已化为其中一员。
注释: 人间万事一丝轻,江上数峰双眼明。——世间万物都显得如此微小,江上的山峦却如此清晰。 老我不归空看画,秋风又到洛阳城。——我年岁已高,不再归来,只能独自欣赏画中的美景;而秋风又一次吹过洛阳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看到一幅山水钓鱼的画后有感而发所创作的。首句"人间万事一丝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如此微不足道。次句"江上数峰双眼明"则描绘了画中江上的山峰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华阴驻马桥头立,遥望华岳三峰的情景。 首句“绝谷层关路屈盘”,描绘的是一条曲折盘旋、穿越山谷的关隘之路。这句诗用“绝谷”形容山路之险峻,用“层关”形容道路之复杂,而“屈盘”则形象地描绘出山道蜿蜒曲折的形态。 “斜冈侧嶂石巑岏”,这句诗描绘的是山峦起伏、岩石耸立的景象。诗人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侧面观看,以表现出山的雄伟和险峻。同时,“巑岏”一词也形象地描绘出了岩石的陡峭
【注释】 1.走马铺:古驿道名。 2.天涯:指天边,远在天边的家乡。 3.看:读作“kan”,看见。 4.比:与……相比。 5.泪:眼泪。 6.多:多于(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通过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她孤独、凄凉的生活境况,同时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受尽磨难的现实。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情景交融。特别是结尾二句,直抒胸臆,感人肺腑;一反前人悲叹“别易会难”之语
大足县 稻满平畴水满渠,舍南舍北竹疏疏。 吴侬莫说吴中乐,到处青山好卜居。 注释: 大足县:指中国四川省的大足县。 稻满平畴水满渠:形容稻田里的水波荡漾,稻谷随风摇曳的情景。 舍南舍北竹疏疏:指的是房屋周围种植的竹子稀疏而疏朗。 吴侬莫说吴中乐:这里的“吴中”泛指江南地区,“侬”是苏州方言中的“人”,用来形容当地人。“莫说吴中乐”意味着不要以为只有江南人才懂得享受生活的乐趣。 到处青山好卜居
【注释】黄氏:姓黄,这里借指南朝梁时画家黄荃。 青山绿树有楼台,春水晴天一镜开。 兴发不因寻贺老,酒船那得过湖来。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江南的山水景色。首句写青山绿树中隐约露出高楼一座,山青水秀,风景秀丽;第二句写晴空中阳光照耀下湖面如镜,波平如镜;第三句用典,贺知章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作《送贺监四序》赞其才高,故称“寻贺老”;末句写酒船只能到湖边而回,不能越过湖面
【注释】 扬州:今属中国江苏省。 太平年:指隋朝的“大业”年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的年代。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 进士船:指隋炀帝时,江南地区的许多士族子弟,乘着皇帝赐给的船只,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途中经过扬州时,便在船上举行宴会,互相唱和。 挂帆:指扬帆。 扬子岸:即今江苏镇江北之金山寺。 登仙:登上天堂,指成仙得道。 【赏析】 《扬州》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
过渑池问路于叟叟指罢兵台: 过渑池县去向一位老者询问道路,这位老者指着一座叫做罢兵台的地方。 青山四顾似环滁: 站在罢兵台的高处放眼望去,四周的青山似乎构成了一个环抱滁州的大圆环。 千载荒城百战余: 这座荒废了一千年之久的城市,在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后仍然屹立着。 问路罢兵台下去: 向老者询问罢兵台下的情况。 邑人能说蔺相如: 当地人能够讲述关于战国时期名将蔺相如的故事。 【注解】 渑池
【赏析】 此诗写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八月,杜甫因谏官房琯得罪权相李林甫而遭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首诗即作于此年秋初,时在华州(今陕西华县)。首二句点出“走马”二字,表明其时杜甫正由蜀地经巴岭、剑门关、秦岭,进入四川境内;次二句则写出了诗人对这千里迢迢的旅途所感到的新奇和喜悦。“铜梁”,指四川省铜梁县。这里以“百里”来形容路程之长。“昌州”,指四川彭山县。“水竹村村山更幽”
注释: - 扬州城下是官河:官河即古运河,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内。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等,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城市之一。“城下”指的是在扬州城下的位置。“官河”指的是连接扬州与其他城市的古运河。 - 春雨春风自绿波:春雨春风吹拂着水面,使水面泛起绿色的波浪。“春雨”指的是春季的雨水,“春风”指春风。“绿波”指的是春天的湖水或河水呈现出绿色波光。 - 欲问繁华旧时事:想要询问过去繁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