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本立
【注释】 老来多病懒衣冠:年岁已高,身体多病。懒得穿戴整齐(衣冠)。 结得间亭日倚阑:在小亭中休息时,靠着栏杆。 岂为好名聊傲世:难道只是因为追求名声而傲视世俗。 正缘知止欲辞官:是因为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想要辞官归隐。 三更海气云霞赤:半夜时海面上的云霞像红色一样。 六月树声风雨寒:到了六月,树林里传来风吹树叶的声音,感觉风雨凛冽。 归到闽中旧台观:回到闽中老家的台观去。 不须山水画图看
题鹤湖草堂卷为况伯章司税 飞尘不到鹤湖边,隐者堂成似列仙。弱水蓬莱三万里,人民城郭一千年。煮茶风雪烟浮树,载酒空明月满船。此趣直忘身与鹤,扬州何意问腰缠。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 诗中“飞尘”指尘土,用来形容鹤湖之远,使读者能感受到鹤湖的幽静和远离城市喧嚣的环境。 - “隐者堂”指隐者居住的地方,用以比喻况伯章司税务事清廉如隐者一般,生活简朴。 - “弱水”和“蓬莱”都是仙境中的词汇
这首诗是送别钱掾还乡的诗。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白门送客日已斜,车马塞路风吹沙。 注释:在这座名为“白门”的地方,我送走了我的客人。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车马在路上行驶,风吹过沙地,尘土飞扬。 赏析:首句写送别的时间和地点,点明了送别之地为白门,暗示了时间的傍晚,同时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客人。第二句通过描绘道路两旁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荒凉、萧瑟的氛围。这种氛围与送别之苦形成了对比
【注释】 君山:洞庭湖中岛屿,相传为古贤人君之山。别业:别墅。画卷:指黄伯昂的《题君山别业图》。静便:幽静安适。浣花屋:即浣花溪边小屋。看山如坐洞庭船:指在画上观看山水,宛如坐在船上观赏洞庭湖景。柴门、黄叶、石径、苍苔:都是写画中景色。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元至正元年(1341)秋在长沙时所作,当时黄伯昂正在长沙作客,他应友人之请,以自己的《题君山别业图》相赠,并赋此五绝一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创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描绘了西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1. 西山老人须发苍,舒啸直登千仞冈。 注释:西山上的老翁头发花白,他大声长啸,一直登上陡峭的高冈。 2. 应谷大声穿石裂,旋风遗响入云长。 注释:山谷中的回声穿透岩石发出响声,旋风过后回音仍在云中久久不散。 3. 江流赤壁空寒月
朱子道鸣濂洛后,紫阳山并华嵩高。 紫阳书院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紫阳镇的紫阳山,为朱熹讲学的场所。朱子(朱熹)曾在此讲学。紫阳山下有濂溪,山上有紫阳洞,因此以“紫阳”命名。紫阳山和华岳、嵩山并称三山,皆为道教名山,故此处指代三山。 生民不被当时泽,从祀方从后世褒。 百姓没有享受到当时的恩惠,但后人却尊崇他为圣人。从祀:历代帝王或宗室子孙于太庙立位,其后代世世配享,谓之“从祀”。褒:赞扬。
【诗句注释】 题:书写,题诗。 剡溪:指浙江省绍兴县南的剡水。 书屋:书房。 万壑烟霞晴看画,五更风雨早朝天:形容山光水色,美如画卷;比喻志向远大,胸怀壮阔。 万壑(hè):万重山谷。 风:这里指风力强劲。 五更:一更、二更、三更等,泛指半夜。 朝天:上朝,拜见帝王。 雪夜怀人即放船:大雪之夜思念友人,就乘船而去。 【译文】 在剡溪边买下山阴两顷良田,茅草屋只住剡溪边。 谁没有白米饭和鱼羹吃
赠庄浪王镇抚 左陈书史右弓刀,谁道边城军务劳。 万马秋风肥苜蓿,一䲭春水醉葡萄。 山山部落西戎静,夜夜旌旗北斗高。 政是太平无事日,不妨诗态忆吾曹。 【注释】 1. 左陈书史右弓刀:左手写字,右手拿剑。 2. 谁道边城军务劳:谁说边疆的战事很劳累? 3. 万马秋风肥苜蓿:成千上万匹马在秋天吃着肥美的苜蓿。 4. 一䲭春水醉葡萄:一壶春天的水能让人醉倒。 5. 山山部落西戎静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手法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重点诗句进行分析。 “五十儒臣两鬓丝”,诗人以五十岁的儒臣自况,用典“两鬓如霜”的孟郊,写出了自己鬓发已白、老迈不堪的状况。“政缘赤子切寒饥”,写自己为百姓谋福利的政绩,也表达了自己对百姓的深深关怀。 “化行南诏同中国,道在西铭觉后知”,诗人说自己的政绩已经使云南(当时属南诏)与内地一样富庶了
【注释】 1.练溪:在浙江省。 2.草堂:指白居易的别墅,在今杭州西泠桥畔。 3.拟托幽闲老此生:意思是说打算在此隐居度过余生。 4.楠树:一种树木。秋风:秋天的风。棋局晚:下围棋的时间已经不早了。 5.烟雨:雾气和细雨。心迹:心志。 6.一鹗云霄荐姓名:比喻飞黄腾达之意。 7.沧浪:沧海。濯吾缨:洗我的帽子。 【赏析】 《溪隐为友人作》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五言律诗。这是一首赠给朋友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