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新秋之夜的感慨之作。首句“新秋客夜坐虚堂”,描绘了秋天夜晚,诗人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寂和思念之情。第二句“院柏亭筠酿早凉”,则通过描述院中的柏木和亭旁的竹子带来的凉爽之感,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赞美。 接下来的诗句“西徼自无鸿雁到,东山已过薜萝芳”,以地理方位为线索,从西边的边界到东边的山区,分别描述了秋天的景象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登乌尤山,山在江水中相传龙所开有郭璞注尔雅台 - 诗句释义:登上乌尤山,这座山位于江水中,相传是龙所开辟的。山上有郭璞注释的《尔雅》石刻台。 - 注释:乌尤山,即现在的乌屿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郭璞注尔雅台,指的是《尔雅》这部书,郭璞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学者,他注解了《尔雅》,并刻有石碑立于山上。 2. 清江幻出紫嵚岑
【注释】: 雪山雪自开天积,风洞风如卷地回。绝徼尽看无草木,峣关且喜绝烽埃。应同列子泠然至,不似王猷倏尔回。共道诸蕃前负弩,年来朝汉有高台。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六年(公元811年),是诗人在长安任左拾遗时所作。当时吐蕃侵扰陇右一带,诗人被派往泾州慰劳。他到泾州后,先写《过风洞》一诗以寄意,再写此诗以预简南台。 首联“雪山雪自开天积,风洞风如卷地回。”描绘了泾州的壮丽景色
【注释】 坐双飞桥:在杭州西湖的飞来峰下,有一座飞来峰。传说唐僧玄奘取经到此,见一石洞,内有石床石枕,便坐其上,因名“飞来峰”。寺僧出孙思邈丹灶药炉:孙思邈(541-682),唐代著名医药学家、道教学者。他隐居在嵩山少室山北麓的太乙观,炼丹制药,治病救人。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少室山下建了一座炼丹炉。 留诗一首赠谢楚山上人:诗人写自己来到飞来峰下的双飞桥寺庙,见到孙思邈炼丹炉的情景
这首诗的作者可能是宋代的诗人张耒,他的作品风格偏向于自然与哲理的结合。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注释: 1. 是夜宿白水寺: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诗人在白水寺的住宿。白水寺可能位于今天的某个地点,具体位置需要历史资料支持。 2. 相传冬春积雪封山诸兽皆远伏: 这一句描述了冬天或春天时山上积雪的景象,动物们因为寒冷而远离了山。 3. 及春深鹿开山人始行: 随着春天的到来,鹿群开始活动
【译文】 冬日里前往松潘途经窦圌山和明月关,都留有罗两华的题迹。当时听说罗两华已经担任贵阳宪长而返回了,心中很是怀念他,于是就写下这首怀望之作。 窦圌山外仙踪远,明月关头路几重? 遥忆故人思故土,且从高处蹑高峰。 千寻飞栈天为尽,万折危峦鸟不逢。 独羡陶潜归早好,一尊何处抚孤松? 【注释】 甲子:古代历法干支名,指年号。 窦圌山:位于今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境内。 罗两华:唐朝诗人,字元远
【注释】 瞻峨:远望峨眉山。东望之意:作者自比峨眉山,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赏析】 此诗为陈与义所题小楼之作,诗人用笔简练,写景清新秀丽,寄寓深远,抒发了诗人高洁的情操。 首联“仙人早自好楼居,缥缈俄惊百尺馀。”是说,仙人早就喜欢住高楼,一飘然飞来便惊喜地发现它已超过百尺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高楼早已有了,而且早已超过了百尺。 颔联“高揖群峰当户出,静看修竹隔帘疏。”是说
【注释】: ①甲戌:即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衡庐:衡山,庐江(今属安徽省),都是山名。精舍:古代学者讲学的地方。②甫里先生:李白的别号,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曾称赞他“白也诗无敌”,故称甫里先生。胡老:杜甫自称。③朱陵:即朱鸟山,在今江西宜丰县西南。④迟看:指杜甫晚年漂泊江湖,行踪不定。⑤巢:筑巢。⑥白鹿朱陵:传说中蓬莱仙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嘉州凌云山寺览蒙山宪副题刻和韵怀寄》。下面是逐句释义: 江头岩壑翠参差,洞里乾坤日月迟。 在江边岩石的起伏中,绿色的山峦参差不齐。进入山洞后,仿佛进入了乾坤之间的世界,时间变得缓慢。这里的“乾坤”指的是天地之间,而“日月迟”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三水烟涛天际渺,九峰春树雾中疑。 三江(指嘉陵江)的烟雾缭绕,与天边的云彩相连。九座山峰上的春树,被迷雾笼罩,难以分辨
诗名:《自峨眉还眉州陈蒙山丈从锦城以诗讯问登山辞甚清妙依韵酬答》 胡直,明代诗人。此诗作于归途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内心的矛盾。 译文: 望中名山已登顶,御风乘气恨未能。 春日偶然成独往,从此阎浮不堪凭。眼观大地原非相,身到寥天别有灯。浣花溪上客何在?几时还得共𬸣腾。 注释: - 名山:著名的高山或名胜古迹。 - 御气乘风:指修炼者通过内功提升自身的能量,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