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仲
注释: 1. 祖帐香飘酒兴浓,小桃无数压枝红:祖帐,指饯别宴饮的帐篷;香飘,香气弥漫;酒兴浓,酒兴正浓。小桃,即桃花,无数,形容数量多;压枝红,压在树枝上鲜红。 2. 莺声夹道诸公远:莺声,黄鹂的叫声;夹道,交错排列;诸公,众位官员;远,远去。 3. 马背飞尘我自东:马背,骑马;飞尘,扬起的尘土;我,指诗人自己;自东,从东方离去。 4. 西岭半衔将落日,暮云飞散卷长风:西岭,西边的山脉;衔,覆盖
赈饥于临湘途中怆然有感匹马行行路几千,许多人户断炊烟。 凄凉旧宅成荒土,零落残生敢诉天。 济世极知无妙策,救荒其奈缺官钱。 欲将一本饥民籍,泣向君王上彩笺。 译文注释: 1. 赈饥于临湘途中怆然有感:在临湘赈济饥荒的路上感到悲哀和感慨。 2. 匹马行行路几千:骑着马走了好几天,走了几千里。 3. 许多人户断炊烟:许多家庭没有饭吃,炊烟都断了。 4. 凄凉旧宅成荒土:凄凉的旧宅已经变成了荒地。
诗句解释 1 何处楼头鼓角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公馆中夜坐时听到远处传来的鼓角声。鼓角声通常代表战争或战斗,而在这里,它被用来表达一种紧张或不安的氛围。 2. 夜阑无语坐中庭:夜晚已经很深了,诗人却坐在那里,没有说话。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思考一些深奥的问题,或者他在等待某些重要的事情发生。 3. 长空月朗一声鹤:长空指的是广阔的天空,月亮明亮,一只鹤在月光下飞翔
【诗句解释】 1. 劳劳京国久相羁:在京城(长安)长时间地被束缚。 2. 浪逐湖湘又几时:随波逐流,漂泊到了湖南。 3. 松菊径荒情未了:松菊小径荒废,我内心的忧愁并未消解。 4. 乡关天远梦归迟:家乡遥远,思念家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但梦中回家却迟迟不能成行。 5. 牛贪水草心偏爱:比喻自己像牛一样贪恋自然和宁静的环境,内心更向往自由、远离尘嚣的生活。 6. 鸟入烟萝事可知:鸟儿飞入烟雾缭绕的树林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赏析。 ①“边太守”、“厚款”、“谢”三句写诗人与边郡长官的交往,是全诗的序言部分,交代了诗人被召入京的缘由和赴任的时间、原因等。 ②“高堂”、“炉薰”、“缙绅”三句描绘了宴会开始时的景象。“高堂”,指宽敞华丽的厅堂;“炉薰”,指熏炉中燃烧着的香料;“缙绅”,指官员。这几句描写宴席上的情景,渲染出气氛。 ③“天使”、“从容”、“分”三句,写宴会上的宾主之间的交流情况
晚泊新涌口 一棹遥遥更欲西,拽船人倦鸟将归。 云迷洞口人家远,水落崖高日月低。 浪势撼舟乡梦短,角声悲月客情悽。 劳劳问我成何事,草长丘园没马蹄。 译文: 在晚风中停泊在新涌口的我,心情如同被风吹动的船帆一样飘荡不定。船上的人因疲惫而困顿,就像鸟儿即将归巢。 洞口的云彩遮住了远方的小村庄,使得那里的人家显得模糊不清。水位下降使得山崖更高,太阳和月亮似乎都显得更小了。 江面上的波浪拍打着船身
【注释】 1.得乡人邓世珍讣音:得知故乡人邓世珍去世的噩耗。 2.儒官家远死堪哀:一个做学问的人,死在千里之外,令人伤心。 3.万里天涯榇未回:万里之外,灵柩未能回来。 4.乡里我嗟囊橐薄:家乡的亲朋好友,都感叹自己的贫穷。 5.故人谁遣麦舟来:老朋友谁会派小船送葬? 6.灵前有子供香火:灵前,指死者的墓地,这里指邓世珍的灵位。子,指儿子,这里指邓世珍的儿子。供香火,供奉香火
【注释】 1. 铁干:铁硬的干枯树枝。乾坤:指天地。 2. 不分南北总相宜:不管东西南北,都十分合适(比喻不论什么环境)。 3. 常支老大癯仙骨:指梅花枝干粗大,犹如仙人的瘦骨。 4. 抹却纤毫艳女姿:去掉了娇媚的姿色。 5. 林薄幽幽清不减:树林幽静清幽而没有减少。 6. 风霜凛凛节难移:风吹霜打,节气难移(比喻坚强不屈)。 7. 暗香疏影黄昏外:黄昏时分梅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稀疏的影子映衬着
``` 凭君着眼看南枝,此是乾坤造化机。 冰骨自从逢雪月,玉龙飞出上阶墀。 诗成湖外真堪赏,梦幻罗浮亦可疑。 评品未公黄太史,山矾安敢并驱驰。 诗句释义 1. 凭君着眼看南枝:这句意味着请允许我细致地欣赏南枝的梅花,它代表了自然中的造化与生机。 2. 此是乾坤造化机:这表达了梅花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它是宇宙和天地间的一个神奇之源。 3. 冰骨自从逢雪月
注释: 棘闱深锁隔红尘,人对秋灯阅卷频。 棘闱:考场。棘闱深锁,意味着考场被严密地封闭起来,不让人轻易进入。棘闱深锁,意味着考场被严密地封闭起来,不让人轻易进入。棘闱深锁,意味着考场被严密地封闭起来,不让人轻易进入。 人对秋灯阅卷频。 秋灯,指秋天的灯火,也指夜晚的灯火。秋灯,指的是在秋天的夜晚里点着灯火来阅读试卷的人。秋灯,指的是在秋天的夜晚里点着灯火来阅读试卷的人。 汗漫才华经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