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仲
【注释】 和陈祐卿主事病中见寄:陈佑卿是宋代诗人,字伯玉,号南溪,浙江温州瑞安市人。他曾任国子监主事,故又称南溪先生。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进士。公元1094年(宋哲宗元祐九年),调任台州知州。公元1097年(宋哲宗绍圣四年),改任处州知州。公元1101年(宋哲宗元符三年),以端明殿学士、尚书右仆射致仕,卒于家。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有《南溪集》。 两年襟枕病魔留:两年
译文 我计划用游赏来度过我的一生,但每当遇到美好的春光,我就不愿意在家多停留。 即使满头白发也不嫌弃花儿的嘲笑,因为青山也爱我,给我簪花。 穿上草鞋布袜在萝径上行走,暖和的阳光照耀着蕨芽。 自笑我这个老人还是健步如飞,溪桥上的飞步卷起了尘土和沙砾。 注释 1. 出游(yóu chū):外出旅行 2. 托生涯:寄托生活 3. 少住家:不经常回家 4. 白发:年老的头发 5. 簪花
注释: 交加摇影竹窗虚,试问寒炉煮茗初。古霤避烟惟见鹤,小铛吹浪怪无鱼。 通仙有道还堪信,披腹无文愧浅疏。春梦几回呼不醒,凭君摧起二更馀。 译文: 竹窗摇曳,影子交织在一起,试问在这寒冷的夜晚,你如何煮茶呢? 只有那古老的流水声,仿佛在躲避烟雾,只看见一只白色的鹤。而那小小的锅,却在水面上激起了波浪,但却没有鱼儿出现。 通达神仙之道的人确实值得相信,而我作为凡人却没有什么可以贡献的
夜中闻雪 纸窗吹朔雪,琴瑟有馀音。 寒气潜欺枕,清声实到襟。 拥炉添逸兴,烧烛纵长吟。 唤起痴童子,烹茶坐夜深。 译文: 深夜里听到了外面飘落的雪花,透过窗户看到月光下飘洒下来的雪花,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寒冷的气息悄悄袭来,让人感到一丝丝的凉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丝宁静和舒适。 听到窗外的风声,好像也能感受到那悠扬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 抱着火炉取暖,让心灵得到温暖和慰藉
【注释】 六出:雪花。偏奇绝:非常奇异、奇特。玄机:深奥的哲理。复论:重新论述。夜晴添月色:夜晚雪后晴天,月色显得特别明亮。春早助梅神:春天早早地帮助梅花生长(指百花尚未开放时,梅花先开了)。伫望:久久地凝望。诗情远:诗情悠远深远。孤斟酒兴频:独自饮酒兴致盎然。交加双柏树,仿佛玉龙颜:形容树枝交错如两条龙。【赏析】 《对雪》是一首咏物诗。此诗描写了作者对雪景的欣赏之情,抒发了诗人的情怀。
《春日到农家》 作者:佚名 豆秸檐前积,藤蓑屋角悬。 竹篱驯犬睡,水草老牛眠。 儿壮添农具,年丰益社钱。 县官颁历日,相率数流年。 注释: 1. 豆秸檐前积:意思是说在农家的屋檐下堆积着大量的豆秸,象征着农家的丰收。 2. 藤蓑屋角悬:意思是说农家的屋顶上挂着一顶破旧的蓑衣,象征着农家的生活艰辛。 3. 竹篱驯犬睡:意思是说在竹制的篱笆旁,一只被训练得可以安静地休息的狗在睡觉。 4.
久病公事分累同寅赋此谢之 自怜贫病两攻身,买药无钱敢叩神。 忍痛自甘唯薄分,分劳深愧累同寅。 极知义重诸贤辈,果尔恩垂不报人。 他日沈屙如可起,得容残喘拜车尘。 译文: 我自怜身体贫病交加,无力购买药物却只能向神灵祈福。 我忍受疼痛,只愿以微薄的福分来回报。 深感责任重大,无法报答各位同仁的恩情。 我深知大家对我有深厚的情谊,但恐怕难以回报。 未来如果能康复,我将再次努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把握诗情。然后分析诗歌中的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并在此基础上作答。“入户溶溶落,飘帘片片轻”“著物无声臭,凌空似战争”是写雪的洁白纯净、轻柔,以及它给人的感觉。“楼台曾引望,诗思满江城”是说雪景引发人的无限联想,使人的诗思如江水般滚滚而来。据此理解作答。 【答案】 ①“入户”、“飘帘”、“著物”、“凌空”四句
这首诗的译文是: 牡丹虽然不是花,但名扬四海。 它依附枝干弯曲生长,贪恋高枝引蔓蔓延。 它敢当倾国之姿,徒然妩媚人的妆。 惹得蜂蝶纷纷过粉墙。 注释: 1. 元非花异品,何处得名扬: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牡丹虽然不是花,但是名扬四海。 2. 附势随枝曲,贪高引蔓长: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牡丹依附于枝干而弯曲生长,贪恋高枝引蔓蔓延。 3. 敢当倾国色,徒窈媚人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牡丹敢当倾国之色
注释: 1. 青眼于君独:以青眼相待,只有你。 2. 丹心傍我真:我的心如同赤诚的红心。 3. 百年交义重:多年的友情和义气。 4. 三载讲堂亲:在三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关系亲密无间。 5. 宝剑犹埋狱:宝剑虽然被埋在监狱里,但是它的价值仍然存在。 6. 奇葩未遇春:就像春天里的一朵花,虽然美丽但是没有遇到欣赏它的人。 7. 有怀空仰望:心中充满了怀念,却只能仰望。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