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隆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出省感事》。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依次为:征鞭遥指客匆匆,三叠阳关曲未终。在道惟依识途马,此生原似印泥鸿。 姑留冷面辞春酒,敢把冰心告夏虫。借问高翔千仞凤,待时可许信天翁。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一、征鞭遥指客匆匆,三叠阳关曲未终。 1. 征鞭遥指客匆匆: 这里“征鞭”指的是行囊中的行李,因为旅途中需携带行囊,所以用“征鞭”来代指行李,表示行者匆忙前行
衰草寒烟古渡头, 渔人悲唱秣陵秋。 无情最是秦淮水, 犹与前朝一样流。 注释:在寒风中摇曳的衰草和飘散的冷雾构成了一幅古老的渡口画面,渔夫在哀叹着,他的声音充满了对秣陵秋天的怀念。那无情的秦淮河水,似乎还在继续流淌,仿佛它见证了前朝的兴衰更迭。 赏析:这首诗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桃花扇传奇题词》。诗的前两句写昔日繁华的南朝,歌舞升平,玉树琼枝间回荡着悠扬的歌声
生聚谁不喜,生离谁不忧。 译文:无论是生活在一起还是分离,人们都有不同的感受。 注释:生聚 - 指人与人、国与国、邦与邦之间和睦相处。生离 - 指亲人或朋友之间的离散。 越乡国,负笈事远游。 注释:离家去远方求学,即远离故乡。 子果能循此,我亦弗多求。 译文:你如果能遵循这些原则去做,我也不多做要求。 注释:我 - 作者。 远游必有方,古人善为谋。 注释:古人 - 指古代的人。 家书频相寄
```markdown 秋游 倦倚松亭下,秋烟锁四围。 - 译文: 在松树的亭子下疲倦地倚靠,四周被秋天的烟雾所包围。 牛闲当路卧,雕健逆风飞。 - 译文: 牛儿悠闲地横卧在道边,鹰在空中翱翔、矫健地逆着风飞翔。 渔傍白芦泊,樵肩黄叶归。 - 译文: 渔夫靠近白色芦苇的湖泊休息,樵夫肩上扛着黄色的树叶回家。 丁东时入耳,何处捣寒衣? - 译文: 偶尔传来的铃声不时入耳
注释: 鸟雀傍晚归来,牛羊傍晚归村。 游子正驻马观看,阿母倚门盼望。 忽然看到儿面,喜极泪湿巾帕。 说儿子得病消息,忧心如焚忘了吃饭。 漂泊在外虽自由,但怀乡之心仍苦辛。 更何况遇到灾难,郁郁寡欢身心受损伤。 鸿雁传书已迟缓,鲤鱼书信又沉没。 望你如同望一年,从早到晚望个不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亲人时所作。诗中通过描写鸟雀归巢、牛羊归村、游子驻足、母亲倚门等情景
解析: 绮楼深贮海棠娇,轻拍玉牙按玉箫。 一阕新声君一笑,六朝灰烬又南朝。 注释: - 绮楼:美丽的楼阁。 - 海棠:一种花卉,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女性。 - 轻拍:轻轻的拍打。 - 玉牙:指女子的牙齿,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 玉箫:古代乐器,用竹子制成,声音清亮悠扬。 - 新声:美妙的音乐。 - 君:对对方的尊称。 - 南朝:指南明时期的朝代。 赏析:
诗句如下: 赤眉求印扰天街, 甲马森森剑戟排。 十里烟花遭劫火, 惟馀明月照秦淮。 注释解释: - 赤眉:古代一支起义军的名称。此句意指赤眉起义军在天街上扰乱,甲马森森,剑戟排排,形容当时战乱的景象。 - 十里烟花:形容当时的繁华景象被战火所破坏。 - 劫火:指战火烧毁之物。此句意指由于战乱,原本繁华的烟花之地被毁于一旦。 - 唯:只。明月:明亮的月亮。此句意指虽然战火肆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要求考生先写出诗句,然后给出翻译,最后在注释中点明关键词的含义。 本首诗的大意是:长江的铁锁被打开了,吴国的歌女越国的舞姬都纷纷从歌台上走下来。春天的夜晚啊,你难道不知道这是中兴之乐吗?这乐曲引来了战争的烽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本题,要结合全诗理解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进行赏析。“才系紫骝马”,是说刚把缰绳套在马上;“随敲白板扉”,是说我敲了敲那扇白色的门。这两句写诗人回到家中。“才系紫骝马,随敲白板扉”,开门见喜,这是喜悦之情的流露。“一堂人尽喜,千里客初归”,是说家里人见到久别的亲人归来都十分高兴。“泉水烹茶馥,河鱼入馔肥”,是说家里烹制了美味佳肴招待我,使我倍感亲切温馨
出省感事 策马频催薄笨车,夕阳隐隐半天霞。 依人我亦堂前燕,见小谁非井底蛙。 牵惹馀情惟岸柳,勾留客子剩山花。 知心独有中宵梦,夜夜催予速到家。 注释: 1. 策马频催薄笨车:骑马频繁地催促着破旧的马车。 2. 夕阳隐隐半天霞:夕阳映照着半天的彩霞。 3. 依人我亦堂前燕:有人陪伴时,我也像堂前的燕子一样自在。 4. 见小谁非井底蛙:看到小小的事物,谁能说不是井底的青蛙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