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澄
诗句:填却瞿唐峡,郎船何处流。 译文: 在瞿塘峡口,我填平了障碍,将你离去的船儿引向何方? 门前的那棵乌桕树,请将它系好,让我能够记住你的行踪。 注释: - 瞿唐峡:指的是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 - 郎船:指的是男子所乘之船。 - 乌桕树:一种落叶乔木,叶子有光泽,秋季变红或橙红色,果实可以入药。 - 留著系郎舟:意味着要留下这棵树作为对郎君的记念。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阴山”即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是古代著名的要塞,也是古代北匈奴、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地,这里指代边塞;“铁甲”指战衣,泛指军队;“冰霜”指寒气;“西上胡沙”指向西行进在沙漠中;“可怜月比故园明”指月亮还是故乡的明亮。赏析:这是一首写边塞将士思乡的诗歌。诗人以“阴山吹笛大军行”起兴,点出地点和时间,表现了出征时的紧张气氛。“铁甲冰霜落有声”一句
【注释】 巴女:指巴地的妇女。郎去遗红:指男子出征时留下的红豆,借代男女别离。 遗:留传。 巴山暖易生:指巴山的春日温暖,容易生长花木。 多夜雨:指女子因思念夫君而失眠,多下夜雨。 枕上:枕头上。 怨无晴:指妻子埋怨丈夫没有归来。 晴(qínɡ):晴朗。 赏析: 这是一首情思凄婉、哀伤的诗。首句“郎去遗红豆”,写女子送别爱人时的情景,以红豆比喻离别之情。红豆是相思的象征
江上荒城长绿苔, 二年事去难回。 风前楚火兼星乱, 云外巴船带月来。 乡信更无寒雁寄, 吟声空和暮猿哀。 洛阳才子头今白, 不到长沙意已灰。 诗句注释: 1. 江上荒城长绿苔 - 描述江边荒废的古城,青苔满布,岁月静好。 - 关键词: 荒城、长绿苔; - 背景: 反映历史沧桑,荒废无人问津之地。 2. 二千年事去难回 - 表达对过去两千年历史的感慨,时间流逝不可复返。
【注释】 四时主祠:在杭州西湖边的孤山有座“四时主祠”即春祠。望海:站在望海楼远望大海。沧海:大海,这里指西湖。台:指孤山的苏堤。天作柱:天上的神仙把石柱插在了地上(传说中仙人曾用巨石筑成石柱插入地中以镇住湖水)。凭栏:靠着栏杆。烟云:云雾。秦桥:秦穆公为救晋惠公而筑的桥梁。越冢:春秋时期吴国大夫王孙雒葬妻于山中而得名。后因泛称坟墓。杨仆:汉武帝时的名将。楼船:古代一种大型战舰。伏波
戏占 江城乌夜飞,江月泼罗衣。欲问瞿唐贾,琵琶数阿谁。 译文: 江边的夜晚,乌鸦在飞翔。月光洒在江面上,仿佛给江面披上了一层罗衣。我想问问那个叫瞿唐的贾客,他在哪里弹奏着他的琵琶?他的琵琶声中,隐藏着多少故事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边夜晚看到的景象,以及他对这位叫瞿唐的贾客的好奇和期待。诗中通过对江城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美丽和宁静,以及对这位贾客的思念之情。同时
石景山有感 晚清诗人毛澄七言律诗赏析 1. 昆明湖上晚烟苍 - 昆明湖晚雾朦胧,如一幅水墨画卷缓缓展开。 - 岸边杨柳依依,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2. 讲武当年此校场 - 回忆讲武堂昔日战场,岁月留下斑驳历史痕迹。 - 昔日英魂,今犹矗立于校园之中,见证沧桑变迁。 3. 霜叶高翻黄屋纛 - 秋霜覆盖的林叶,如同黄屋之旗飘扬。 - 寒风中,落叶翻飞,犹如战马奔腾。 4. 雨莎平卧绿沈枪 -
【注释】 九月:秋季,农历九月。渝州:今重庆市一带,古称渝州。巴江:指长江支流嘉陵江。巴江之水清澈如酒,令人渴饮欲死;锦城:成都别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的重庆所作,诗中描绘了重庆深秋时节的景色。 首句“九月渝州暖”,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气候。九月,天气转凉,但渝州(即现在的重庆市)却暖和如春,给人以暖意。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重庆的气候特点。 次句“繁花照眼新”
有感 鬼哭西川十万家,天彭东望惨虫沙。 赭衣密似经霜叶,红旆多于过雨花。 草屋鸡栖煨橡栗,画堂凤炭醉琵琶。 杜陵老去思严武,独倚江城立日斜。 赏析 第1节: - 诗句解读: “鬼哭西川十万家,天彭东望惨虫沙” 描述了一幅荒凉的图景,鬼哭声中,西川(指四川)千万人家破人亡,天空阴沉仿佛被悲伤笼罩。 - 情感分析: 此句通过“鬼哭”和“惨”字传达出深重悲痛和绝望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动荡
【注释】 独坐:独自坐着。营:军营,代指战争。山高画角哀:高山上响起的号角声令人悲伤。东南风色恶:南方天气阴沉,风雨将至。海氛:海雾,海上的雾气。 【赏析】: 《独坐》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大历六年)作者流寓夔州时。首联写独坐时的所见所思。颔联写独坐时听到的号角声,并由此而想到南方气候的变化。颈联写独坐时的所想,即担心海雾来临,自己不能平安归去。末联写独坐时的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