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吹笛大军行,铁甲冰霜落有声。
西上胡沙天渐近,可怜月比故园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阴山”即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是古代著名的要塞,也是古代北匈奴、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地,这里指代边塞;“铁甲”指战衣,泛指军队;“冰霜”指寒气;“西上胡沙”指向西行进在沙漠中;“可怜月比故园明”指月亮还是故乡的明亮。赏析:这是一首写边塞将士思乡的诗歌。诗人以“阴山吹笛大军行”起兴,点出地点和时间,表现了出征时的紧张气氛。“铁甲冰霜落有声”一句,描写将士们身穿铠甲,身披战袍,冒着严寒,奔赴战场,形象地表现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精神。“西上胡沙天渐近,可怜月比故园明”两句写战士们即将到达战场,而家乡的月光却越来越亮。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将士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古从军行”,直接点明题目,使全诗戛然而止,余音袅袅。

【答案】

译文:

在阴山下,我们吹奏着军笛,大军正踏上征途,身着铁甲,身上还披着战袍,抵御着寒冷的风沙,一步步向战场进发。

西行的路途越来越近,但故乡的明月却是越来越亮,我多么希望能早日回到我的家乡!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戍边将士征战沙场的景象,体现了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