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澄
解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蓟门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景色以及自己的思乡之情。 诗句:蓟门烟树似西川,独立金台落照边。 注释:蓟门,指北京蓟门关,这里泛指北方边塞;西川,四川的别称;独立金台,形容自己站在高高的烽火台上独自观望;落照,夕阳的余晖。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蓟门烟树"四字勾勒出一幅辽阔的北方边塞图景,烟树茫茫,与西川相比,更显得荒凉孤寂
新秋感兴十二首,其九 地迥龙江瘴雾开,韝炉篝火万山摧。 鳀人路自朱䳒出,鹙子经随白马来。 谁遣狖夷供弩矢,已从骠国起楼台。 天心自欲通中外,力士金牛只费材。 诗句解释 1. 地迥龙江瘴雾开:描述了一个辽阔的地理环境,龙江在此处被描述为一个遥远的地方,且瘴雾散去意味着天气开始好转。瘴雾可能指的是当地的疾病或污染严重的空气,而这里的“开”则暗示着改善。 2. 韝炉篝火万山摧:描绘了一幅画面
都门怀古 其四 翁仲秋苔衣只孙,枭鸣起辇峪黄昏。 幔城此日荒银海,幄殿当时驻铁门。 禦酒西风花尽落,清歌南内水犹浑。 蟠龙贴地穹庐月,一舞天魔有泪痕。 注释: 1. 翁仲:指东汉末年名将关羽的战袍,因关公常骑赤兔马,故称其袍为“赤兔”。 2. 秋苔:泛指秋天的苔藓。 3. 枭鸣:鸟叫声,这里形容傍晚时分乌鸦的啼声。 4. 幔城:古代天子所居的宫殿外有重重叠叠的帷幕,称为“幔城”
西蕃宣谕拜王臣,藏卫今年耳目新。 乌撤江源通两蜀,青唐驿路接三秦。 属车传导昆仑晓,互市喧阗逻些春。 圣代藩篱终恃险,雪山轻重问何人。 【注释】: ①西蕃:指藏族地区。②王臣:指吐蕃国王的臣下。③乌撤江:指金沙江下游。④昆仑晓:指昆仑山的雪。⑤互市:指民族间的交易市场。⑥逻些:指逻些城,今拉萨附近。⑦圣代:指大唐盛世。⑧藩篱:指边疆。⑨雪山:指南面的喜马拉雅山脉。⑩何人:指谁能够知道。 【赏析】
【注释】都门:指洛阳的北城门。艮岳:北宋时宋徽宗建的一座山。艮,八卦之一,主山。后泛指皇家园林。温汤:温泉。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洛阳古地的怀古之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三句都是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渲染气氛;后三句是借景物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富有情韵
新秋感兴十二首 其十一 汉家宫阙暮云凝,人世茫茫感废兴。 太液苍波飞水鹤,寝园红叶坐禅僧。 佞臣谁为诛张禹,钩党今犹惜李膺。 销尽寒山金碧影,夕阳零乱十三陵。 注释: - 汉家宫阙:指的是汉代的皇宫宫殿。 - 暮云凝:黄昏时的云彩凝聚。 - 人世茫茫:形容世事纷繁复杂,难以预料。 - 太液:指代皇家的池塘,即太液池。 - 苍波:水面泛出的青色波纹。 - 飞水鹤:水中飞翔的水鸟。 - 寝园
【注释】 花门:指西域的花剌子模国,唐时在今中亚的撒马尔罕一带。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区。上相:指唐代名臣郭子仪。西征:指郭子仪率军讨伐安史之乱的叛乱分子吐蕃。落节旄:指失去官位。宛(wǎn)马:指西域的骏马。苜蓿(mù xu ):草本植物,古人常食之,故称“苜蓿”。葡萄:西域特产,味美,故称“葡萄”。交河:即今新疆吐鲁番市附近的古城遗址。瀚海:沙漠。碛(qì):沙石之地。月轮高:月亮明亮。
诗句翻译和赏析: 丰貂文鼠满长安,朔漠时清气不寒。 塞草秋生鸣镝静,蕃花春压拂庐乾。 译文及注释: 1. 丰貂文鼠满长安:形容京城长安繁华热闹,到处都是穿戴丰衣足食貂皮的官员们。 2. 朔漠时清气不寒:描述在北方辽阔的沙漠中,虽然天气寒冷,但空气中却有一种清新的感觉。 3. 塞草秋生鸣镝静:塞外草原上的草秋天开始生长,而远处传来的号角声显得特别安静。 4. 蕃花春压拂庐乾
【注释】 库叶:指渤海湾,在今辽宁省葫芦岛市一带。 西风:秋风。腥:气味难闻。 詟威棱:慑服威势。詟,使屈服。 参膏:人参汁。参,一种草药,可入药。 木骨生翳石砮青:松木的骨头变成石头的箭头是青色的。翳,同“隐”,隐蔽。 边城:边疆的城镇。 瓯脱:古代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 北庭:指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龟兹,在今新疆库车县境内。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日景色和感兴的作品。诗的前两句写景
诗句释义 1 竹根滩 - 指的是位于长江流域的一段,水流湍急的河段。 2. 短篙入手似长镵,八节滩头一字帆 - 此句描绘了在竹根滩使用短小的船篙划动水面的场景,如同使用长镵(一种长柄工具)进行耕作一样,而“八节滩头”意味着该地水势湍急,需要用“一字帆”即单桅帆船才能应对。 3. 江受石侵云半仄 - 描述了江水的流速和岩石对水流的阻碍,使天空的云朵呈现出被挤成一半倾斜的状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