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频
【注释】 振鹭:即“振鹭之歌”,古代的一种诗。 江浦:江河入海口的地方,泛指江河。 霜华作羽翰:霜花是羽毛的颜色。 君臣将比洁:比喻君臣都像鸟一样高洁。 朝野共相欢:朝廷和民间都共同欢乐。 月影林梢下,冰光水际残:月光映照在树梢,水面结了冰。 翻飞时共乐,饮啄道皆安:飞翔时的欢乐和觅食的平静。 迥翥宜高咏,群栖入静看:远飞的鸟儿适合高吟,群聚的鸟儿适合静观。 由来鸳鹭侣,济济列千官:自古以来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九龄。诗的开头两句,是说作者所学的学问,已经达到了雕虫小技的地步,知道做官的困难,于是去谒见大官以求高升。第三句写作者随大众一样,在官场上混日子,打算老死其中。第四、五句写自己家书中常提到荒年已至,而世业空无,所以心悬沧海,梦与白云相通。第六句写玉漏声和银河气都指向北方,关山迢递,禁苑寂寥。第七句写地广人众,身难束制,时局平易,道途独穷,因此萧条长雨,淅沥危风
府试风雨闻鸡 这首诗的标题是《府试风雨闻鸡》,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充满了深意。下面逐句翻译并加上注释: 译文: 府试中我遇到了风雨,听到鸡报晓声。 它不因风雨变化而变通,报晓的鸡多么守信。 在暗处长出先觉者,晨光来临时就鸣叫。 阴雨方显其诚信,片刻之间声音不会改变。 夜晚来临如相警,知道时辰似独清。 萧瑟的风声伴随着断漏,喔喔的报时声传遍重城。 想要认识诗人的心情,其中蕴含着君子之情。 赏析:
闻金吾妓唱梁州 古曲传情,塞上黄云添愁绪 秦女树前花开正盛,北风轻拂,落英缤纷 满城秋色中,一曲梁州歌声回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闻金吾妓唱梁州”开篇,描绘了一幅塞上风起云涌、黄沙漫漫的景象,紧接着诗人用“秦女树前花正发,北风吹落满城秋”描绘了塞上春光与秋意的交替,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在解析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
【译文】 北境战事紧张,南山战争不断。 抚绥新帅初掌军务,参谋画图须有人。 文书才子称职,朝廷意更亲。 锦绣使者日日行,繁华街陌别离尘。 报国将临虏庭边,藩镇不离秦地近。 豸冠在头严肃,雄笔随身健有力。 饮马河边暮色里,休兵塞上春色生。 败亡犹见暴骨地,冤哭声声可伤神。 上策何当用,边情此是真。 雕阴曾久客,拜送欲沾巾。 【注释】 1. 烽烟:烽火,用来报告敌情的烟火信号。 2. 急:急促,紧急
【注释】: 观:欣赏;兰亭:晋代王羲之《兰亭序》的序文,记述了一次东晋书法家、诗人王羲之等四十一位文人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的情景。后人常以“修禊”为泛指文人聚会饮酒赋诗的雅事。府试:科举考试的别称。观兰亭图:即欣赏王羲之《兰亭序》的图卷。遗踪:遗迹,遗留下来的痕迹。林亭:古代帝王行幸时所建的园林,这里指兰亭。今日:今天。草木:《兰亭序》中的“茂林修竹”是兰亭的美景。古春残
【注释】 陕州:即今陕西省韩城县。题:留字作记。河上亭:在韩城南,是黄河上的一座亭子。“岸拥洪流急”句:岸边被汹涌的洪水围裹(拥)。“亭开清兴长”句:亭中开敞清幽(清兴),使人心境舒畅。“当轩河草晚”句:面对庭院的黄河边上,黄昏时草色已晚。入坐:进入亭内。“独鸟惊来客”句:一只飞鸟惊动了游人。“孤云触去樯”句:一片孤云飘向船帆(触去樯)。“秋声和远雨”句:秋天的声音(秋声)与远处的细雨相合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长安书情投知己》。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仕途的期望和忧虑。通过描绘长安城的景象和生活细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诗人也表现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即无论成功与否,都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首联“陕服因诗句,从容已半年”,表达了诗人因为诗句而受到赏识,从而得以在长安城从容度日的情景。颔联“一从归阙下
在唐代,李频的《题钓台障子》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吸引了无数读者。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诗人情感的抒发与人生的感慨。接下来将逐句解释诗句含义: 1. 君家尽是我家山:这里的“君家”可能指的是对方家庭或者友人,而“我家山”则象征着诗人自身的家乡或故土。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传达了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表述方式也暗示了两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如同一体一般不可分割。 2.
诗句原文: 若到当时上升处,长生何事后无人。 译文注释: - 若到当时上升处, 指的是如果能到达某个地方或达到某种境界; - 长生何事后无人, 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人世间纷扰的超脱; - 前峰自去种松子, 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山峰之巅独自种植松树; - 坐见年来取茯神, 描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仿佛能见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上升处”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