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珦
在宋代的诗歌海洋中,释文珦的作品《次教西岑见贻韵》以其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位老翁与山林之间的深厚情感,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解析: 1. 宴山山里白头翁: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在山中居住的老人形象。这里的“宴”字,可以理解为享受或隐居。整句诗意在于表现老人在山中的悠然自得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2. 室空亦复无山童
遣兴 七十七岁潜山翁,见闻已尽如盲聋。 祇在山边水边住,了得人空我亦空。 铁心石肠安晚节,未输金口而木舌。 此真难与时人说,明知独有高空月。 注释: 1. 遣兴:抒发情感。 2. 七十七岁:指诗人的年龄。 3. 见闻已尽:所见所闻都已穷尽。 4. 盲聋:比喻没有听觉和视觉。 5. 山边水边:指诗人隐居的山林之间。 6. 人空我亦空:形容超脱世俗,心灵空虚。 7. 铁心石肠:形容意志坚定
【注释】 客中:客居之中,指在外地的游子。半:一半,这里作动词用。旧隐:旧时的隐居之地。欲归难:想回到故乡却难以实现。恐:怕。伤怀:忧伤。怀抱:怀抱、心事。花:指春天的花。不欲看:不愿意看到花开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日游子的思乡之作。诗人身在异地,春意盎然,然而心却如同被冰雪所封锁,无法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他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也怀念故园里那些熟悉的花草。但是,他害怕看到春天的花开花谢
【注释】 屏间:屏风之间。何人:是谁,指哪位画家或画师。 烟云:云雾。 槎枒(chá yá ):树根盘错的样子。 老龙:比喻古松的枝干弯曲盘结、苍劲有力。 康庐:即康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南。窈窱:山势高险,幽深。 雁荡:地名。在今浙江省乐清市北。绝壁:陡峻的山岩。 最西一株:指画中的第四松。奇特:非同一般,与众不同。 名山洞府:有名气的洞府。遍寻思:到处寻找思考。 细将:细细观赏。览胜探幽
诗句: 上人家在庐山阴,木皮作衣云作心。 注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家在庐山的北面,用木皮和云彩做衣服。” 这里描绘了一个僧人的住所在庐山的北侧,用自然的材料来制作生活用品,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译文: 我住在庐山的北面,用木片和云雾做衣服。 赏析: 整首诗通过“送僧归庐山”这一主题展开,诗人以朴素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的自然美景以及僧人们的生活状态
宁退耕岩维石隆湖隐皆尝有德于余图报未能而俱下世感念存亡哭以十韵 注释: 宁:宁愿。 退耕:辞官归隐。岩石:指隐居之地。 维:句首助词。 石隆:即“石隆山”,地名,在今陕西商县西南。 湖隐:指隐居在湖泊附近的人。 皆:都。 尝:过去常常。 有:给予。 德:恩惠。 余:我。 图报:报答。 未能:没有能做。 而:连词,表转折。 俱:一起,都。 下世:死后的人间世界。 感念:怀念。 存亡:生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卧云歌》。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 1. 卧云(yùn yún):躺在云中。 2. 潜山道人性疏懒(qìn shān dào xìng lǎn lǎn):在潜山的道上,我这个人性格懒散。 3. 地覆天翻浑不管(dì fù tiān fān hū bù guǎn):大地翻转,天空颠倒,我也不过问。 4. 草座麻衣居绝巘(cǎo zuò má yī jū jué
山房夜坐无众喧,隐几而卧方澹然。 注释:在山房中静坐,没有人声喧嚣,我放下心来,安详地躺下休息。 译文:在山房中静坐,没有人声喧嚣,我放下心来,安详地躺下休息。 赏析:首句写诗人在山房中静坐,没有外界的纷扰和嘈杂的声音,只有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放松。这种环境为后面的梦境打下了基础。 忽梦有人来我前,从容为我挥五弦。 注释:忽然梦见有人走到我的面前,从容不迫地弹奏起五弦琴。 译文
怀天目西尖隐者 山尖高插白云里,下视行人细如蚁。 客来山翁禅不起,天风吹落青松子。 注释: 怀:怀念、向往。 西峰:指西天目山的西峰,此峰最高,故有“西尖”。 尖(xiān):山峰尖锐,此处指山尖。 高插:高出。 云里:云雾中。 下视:俯视。 行人:行人或旅人。 细如蚁:形容人或物非常渺小、细小,就像蚂蚁一样微小。 僧来:僧人到来。 禅:佛教术语,指静坐参悟,也泛指修行、修道。 不起:不动心
【注释】 1. 英溪:在浙江省绍兴县。仇远(公元1236—1299年)字南涧,号沧浪逋客、沧浪逋父,南宋词人。 2. 陵谷变:指世事沧桑巨变。 3. 莲花峰:在浙江绍兴。 4. 老色骎骎:指鬓发渐白。 5. 金銮殿:皇帝的宫殿,借指朝廷。 6. 爱才未必无明皇:指唐玄宗爱才。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和仇远重逢时写的。上片写与仇远别后重聚的情景。首句回忆昔日与仇远在英溪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