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缙
【注释】 客:诗人自称,表示自己的身份 感:感叹 醉中:指喝醉了酒 成:写成诗 挑灯:点上油灯 坐独吟:独自坐着吟诵 不缘:不是因为 愁易醉:愁容易让人喝醉 那觉:哪知道 酒杯深:酒杯里酒很深 【赏析】 这是一首饮酒即兴之作。“客感醉中偶成”,表明此诗作于诗人在外地做客时,由于旅途劳顿和心情烦闷,加之夜阑人静,于是举杯独酌。“旅馆夜沉沉”写旅馆之夜的清冷寂静,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挑灯坐独吟”
【赏析】 《秋夜》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写深秋夜景,以“寒蛩”、“清砧”、“落叶”、“飞雨”等景物,渲染出悲凉的氛围。 前两句描写了深夜的自然环境:在秋风中,蟋蟀声声凄厉,更添寒意;而那断断续续的砧声,也使人感到凄凉。 后两句写落叶纷纷飘落的景象,并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氛。“潇潇”形容风声。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
【释义】 湖上的门轩,面对湖水的北面,四面被芙蓉花点缀的洲渚环绕。远望楚地天空,一片渺远;孤帆带着飞雨,向远方驶去。 【赏析】 《湖上》:这首诗写于诗人任黄州刺史时。“湖上”是诗题,而首句就点明了题目中的“湖”和“上”。首句写门轩临湖,面对北,四面环水之景;次句写四周芙蓉花环绕;后两句写遥望远处楚天和孤舟带飞雨。全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湖光山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注释】 题沈公济山居 其三 山斋:隐居者所建的茅庐。谢:落花,凋谢。涧户:山涧旁的小屋。麋鹿:指山中的野兽。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隐居山中之时。沈公济(728—785)是唐代著名隐士,与李白、杜甫等诗人有交游。这首诗就是写他隐居的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感受。“经旬出,林花日将谢。”首句点明隐居的时间已经过去十天了,这在诗中是说诗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隐居后,才来欣赏山林景色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它描绘了山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句释义: 1. "缘浮入山处":指的是诗人从水边或岸边进入山中的地方。 2. "有石平如砥":指的是山上有一块大石头,其平整的程度就像磨刀石一样。 3. "风雨长苔痕":指的是在风雨的侵蚀下,石头上的苔藓痕迹越来越明显。 4. "还从风雨洗":指的是这些苔藓痕迹还是被风吹雨打的洗礼后更清晰可见。 译文:
注释: 松柏枯萎得像要被折断一般,太阳光也变得暗淡无光彩。 两只鹤高高地飞翔着离去,寒鸦们像阵列一样飞来飞去。 赏析: 首联写景。诗人在松涧图前凝眸沉思良久,觉得松柏枯槁欲折,太阳光辉黯淡,于是便有“松柏枯欲拆,日色澹无辉”的感慨。颔联写动。“双鹤高翔去”描绘出一幅鹤群翱翔而去的画面;“寒鸦作阵飞”则勾画出一队队寒鸦排成战斗的阵势飞去的景象。 全诗描写了一幅秋日的景色:山涧中长着苍劲的松树和柏树
【注释】 ①掾:官名。汉代称地方官属的僚属为掾,如太守之左、右曹掾史等。 ②白下:即南京。 ③京华:指京城长安。 【赏析】 《送顾掾秩满之京》,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写饯送之情,而意在言外,含蓄隽永,语近旨远,情真辞切。前两句是说,顾掾在任职期间,阅卷批牍,处理公务,十分勤奋。“罢阅案间牍”,就是结束公务,退朝休息的意思;“复辞江上家”,就是在江边辞别家人。次句是说,顾掾已经离开家乡,到京城去了
诗句释义:碧瓦砌筑的冷泉,在寒风中相对,水流环绕着向西又向东流淌。这不仅仅是因为泉水位于同一地方,才显得清澈透明,更是因为它们各自拥有独立的心,没有相互干扰。 译文及赏析: 1. 译文: - “碧瓦砌筑的冷泉,在寒风中相对,水流环绕着向西又向东流淌。” 描述了双冷泉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们相对的位置关系。 - “这不仅仅是因为泉水位于同一地方,才显得清澈透明,更是因为它们各自拥有独立的心
【注释】 缉:编织。茅:用茅草编成的。别墅,即山居。缉茅春墅:在春天的时候编起茅草做别墅。野亭:山中亭子。这句说:在山中别墅里搭设的野亭。 乱峰:指山中的险峰。这句说:山中别墅里的野亭,被山峰环绕着。 昨夜:昨天夜间。杏花:这里泛指春花。碧草:嫩绿的草。这句说:昨天夜里杏花开了,春风一吹,春草变青了。 【赏析】 这首诗以野亭为题,描写了山中别墅里的野亭。 首句“缉茅春墅中”,写别墅的建造时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理解诗句含义时,要结合诗句中重要的词来分析其意思,同时要联系原诗的意境。“平湖澄碧鉴,虚阁瞰清波”的意思是说平湖像一面清冷的镜,空阔的阁楼俯瞰着那清澈的波浪。“有月心同赏,无风水自磨”的意思是说有月亮的时候一起欣赏,没有月亮的时候风自然地吹动。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答案】 译文: 平坦的湖面如明净的镜子一样,宽广的阁楼俯瞰着清澈的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