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缙
【注释】 奉亲堂:指孝子奉养父母的地方,这里代指孝顺的儿子。 钱郎孝:钱郎是指古代的一个孝子。 亲齐孟母贤:比喻儿子对母亲孝敬有加,和古代的孟轲的母亲一样贤惠。 朝耕南亩上:早晨在田野里耕作。 夕拜北堂前:傍晚在家中向父母请安致敬。 映日春萱丽:形容春天里盛开的萱草花美丽鲜艳。 迎风彩袖偏:形容穿着彩色的衣服在风中翩翩起舞的姿态。 旨甘能养志:意为美味的食物能够滋养人的心灵。 喜惧雪盈颠
诗句释义 1 作宰名方振:意为担任官位,名声和地位开始显赫。 2. 为儒志竟违:意味着原本的志向与做儒家学者的愿望发生了背离。 3. 鵩从官舍集:鵩即猫头鹰,常在夜间活动。这句可能指夜晚有猫头鹰聚集在官舍,可能象征官员们的忙碌或官场的黑暗。 4. 鹤向海天飞:鹤象征着高洁和长寿,向海天飞翔可能寓意着追求高远的理想。 5. 花县尘生席:花县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尘生席则意味着这个地方因政务而繁忙
解析 诗句 - 极目萧山寺,岧峣在越溪。:诗人极目远眺着萧瑟的山寺,高耸入云。 - 风传钟远近,云接树高低。:风吹动着远处近处的钟声,与树影相接,描绘出一幅和谐的画面。 - 别去情无己,重寻路不迷。:离别时心情无法自持,重新寻找时道路却不会迷失。 - 何时乘老兴,登眺策青藜。:什么时候我能够乘兴登高眺望,手持青藜杖,感受自然之美。 翻译 - 在萧瑟的山上寺庙中,高耸直冲天际。 -
【注释】匡山:指庐山。张锦绮:绣花的绢,喻指精美的丝织品。培根任病家:比喻善于培养人才。 【赏析】《匡山杏林图》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匡庐(即庐山)的美景和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闻说匡庐杏,春风别有涯。”诗的开头两句,诗人以“闻说”二字开篇,表明这是从别人那里听说的,而非亲眼所见。这里的“匡山”指的是庐山,而“杏花”是春天里常见的景物。“春风别有涯”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时,那一片生机勃勃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读懂诗作,然后结合注解和相关背景进行理解,最后写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首联“次陈景中会友诗韵”中的“次陈”是说与陈景中相聚,而“会友”则是以朋友聚会的意境来表达诗人的心境。“高朋倾盖日”“白头新”则表明诗人与朋友们相聚的时间是在春天,即春季,因为春有万物复苏之意,也是文人雅士相聚之期,所以这里用“白头新”来形容,意指与老友重聚。
【注释】: 1. 公纪观:指王绩。 2. 思家:想念家乡。 3. 香凝:指柑橘、柚子等水果。 4. 春上舞:指春天时穿着的衣服。 5. 楚甸山容净,澄江树色微:楚甸,指楚国的疆土,即江南一带。澄江,清澈的江水。树色,指江边的树木的颜色。微,淡而略带一些色彩。 6. 舟行莫停滞:船行走不要停止。 7. 新□正双扉:新屋的门是两扇门。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友人回家途中所见所感。全诗四联
题思亲堂 老亲留故国,游子在京畿。 萱砌花频易,椿庭叶渐稀。 瞻云愁满眼,听雨泪添衣。 安得身生翼,凌空一羽飞。 注释: - 老亲留故国:年迈的父母留在了故乡。 - 游子在京畿:年轻的游子生活在京城附近。 - 萱砌花频易:萱草(忘忧草)的花朵经常更换。 - 椿庭叶渐稀:椿树(一种长寿的象征植物)的叶子开始稀疏。 - 瞻云愁满眼:望着天空中的云朵,心中充满了忧愁。 - 听雨泪添衣:听到雨声
全孝堂为刲股年孝子赋剪落红鲜缕,调和作肉糜。 供来香满室,尝处雪盈匙。 母愈儿增喜,儿瘢母不知。 潘舆还旧里,萱砌日迟迟。 注释: 1. 红鲜缕:红色的鲜艳的细丝,形容红色的肉。 2. 潘舆:用红色帷帐装饰的车辆。 3. 晞(xī):晒,晒干。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古风》组诗中的第二十九首。诗中描述了一位割股疗亲的孝子。他精心制作了美味的肉糜,让母亲吃上这美味的食物而高兴
【注释】: 1. 清凉:指寺院名。清凉寺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慈湖之滨,创建于东晋时期。 2. 安国:即安国寺,是著名的古寺之一。 3. 讲院:僧人宣讲佛法的场所,称为讲院。 4. 徵:征召、征聘之意,这里指被朝廷征聘为僧侣。 5. 杖锡:佛教语,意指僧人拄着拐杖行走在山林间。随缘住:根据缘分选择居住的地方。 6. 凤台:凤台寺,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艺术手法。最后还应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注释等具体语境来分析作答。此题要求赏析“寄马谷中”四句诗,先要逐句进行解读,然后才能进行赏析。 “忆结金兰契,今如骨肉亲”,这两句是说,回想当年和友人结交之时,我们情同兄弟;而今我们虽然各自在外地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