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开讲后,安国已书徵。
杖锡随缘住,心怀彻底澄。
凤台成远别,狮座拟高登。
便欲相从去,皈依问上乘。

【注释】:

  1. 清凉:指寺院名。清凉寺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慈湖之滨,创建于东晋时期。
  2. 安国:即安国寺,是著名的古寺之一。
  3. 讲院:僧人宣讲佛法的场所,称为讲院。
  4. 徵:征召、征聘之意,这里指被朝廷征聘为僧侣。
  5. 杖锡:佛教语,意指僧人拄着拐杖行走在山林间。随缘住:根据缘分选择居住的地方。
  6. 凤台:凤台寺,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始建于南朝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
  7. 狮座:指狮子座山峰,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北郊,海拔500米左右。
  8. 上乘:指佛教的最高境界,如涅槃、解脱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从清凉寺到安国讲院的旅途。他带着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开始了这段旅程。

首句“清凉开讲后,安国已书徵”,描述了清凉寺开讲之后,安国已经收到征召的通知。这里的“清凉开讲”意味着清凉寺开始传授佛法,而“安国已书徵”则表示安国已经收到了朝廷的征召通知。

接下来两句“杖锡随缘住,心怀彻底澄”,表达了僧人对于佛法的虔诚与坚定。他虽然要随缘而居,但他的内心却保持着彻底的清净和宁静。

第三句“凤台成远别,狮座拟高登”描绘了僧人即将离开故乡前往远方的情境。这里的“凤台”指的是凤台寺,而“狮座”则指的是狮子座山峰。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留恋和不舍,也表达了他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一句“便欲相从去,皈依问上乘”,则是诗人决心追随这位僧人,并寻求更高的佛法修行之路。这里的“皈依”表示归依、皈依佛门,而“问上乘”则表示询问佛法的最高境界。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虔诚信仰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僧人的旅途经历,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和传播方式。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