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星垣
【注释】 垂老:年老。桑榆:日暮,喻指晚年。考终:死后。瞑目:闭上眼睛。芳联:美好的联句,这里比喻好名声、好官位。夫君:丈夫。 【赏析】 此为七律。首联以“怕”字领起,写自己年老多病时,害怕伤心事;颔联写自己死后应该能瞑目了,试看那好的联句和荣誉地位,可以告慰亲人。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厚感情
解析: 第一句:- 关键词:“入梦”和“从夫”。 - 注释:这一句可能表达了对理想或理想伴侣的憧憬。"入梦"暗示了进入梦境,象征性地表示与理想的结合;"从夫"则强调与某个人(可能是配偶)的结合。 第二句: - 关键词:"鹤背伴应偕德曜"。 - 注释:"鹤背"通常代表优雅和尊贵,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伴应"意味着伴随或相伴,表明此人将与诗中的主要人物一同生活
【解析】 “计望夫七年”一句是说妻子思念丈夫,已经盼望了七年,“化石凄凉”,化成灰也感到凄凉。“今倘相从归乐国”一句的意思是:现在如果能和丈夫一同回到快乐的国家。这四句诗写出了妻子的思夫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深怀念。 “先浴佛二日”一句是说妻子虔诚地为丈夫祈福沐浴,以求得佛神的保佑。“拈花解脱”“固应一笑赴灵山”两句意思是:既然能够领悟佛法,就应该含笑而去,去往灵山净土;既然是佛门弟子
【注释】 1、挽:悼念。齐德林:南宋诗人陆游之妻,名方回。徽音:指徽商乐音。徽州(今安徽歙县)为古徽州地,以乐音闻名。节逢长至:冬至日。阳复:春光复返。助绋送仙灵:帮助丧家拉棺。绋,丧家的绳索。 2、“勿药”句:意谓疾病无法治愈,但可以不让它再犯。占,占验。 3、“忆曩年”句:意谓想起过去庆贺协和时生儿的喜庆情景。昔年,从前。庆协,《汉书·五行志》:“元始元年五月,京师民有生子,其母欲禁忌
诗句释义 1 姊其贤乎(姐姐啊):这是对姐姐的赞美,称她贤惠。"兮"是一种古文中的助词,用于表达赞叹或疑问,在这里可能表达了一种惊叹的语气。 2. 当年甘蔗旁生(当年):指的是回忆或者比喻,甘蔗旁边生长,暗指在姐姐的影响下成长。 3. 亲抚双雏如己出(亲手抚育着两个孩子):这里描述的是姐姐照顾子女的情景,如同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 4. 此日荆花毕谢(如今):这里的"荆花"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的花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作答时,要读懂全诗内容和重点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来回答。“挽大姊联”是全诗的标题,是一首悼念亡姐的绝句。“与大姊本属连枝”,“连枝”指姐妹关系;“苦命相怜”,形容彼此相互同情;“竟尔晚年同病目”,指姐姐年老双目失明,作者很同情她。“恨小弟空劳侍药”,指小弟侍奉姐姐吃药,而自己无能为力;“痴心未已”,指作者对自己的不幸命运深感痛心
这首诗是挽二叔侧室纪孺人联。它通过赞美纪孺人的贤德,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绣褓育佳儿,贵至孝文,驰谕何曾讳侧室”中,“绣褓育佳儿”指的是纪孺人在抚养子女时,用精美的刺绣包裹着孩子,使其健康成长。“贵至孝文”则是对纪孺人孝顺品质的赞美,她不仅自己孝顺,还将这种美德传递给了自己的子女。“驰谕何曾讳侧室”则是说纪孺人教导子女时,从不避讳提及自己的侧室身份,而是坦诚相待
【注释】 1. 挽叔母联:指为已故的叔母写的挽联。联,对偶的诗句。梁家妇:梁鸿的妻子,称“梁妻”。 2. 外孙:侄儿的儿子。胶庠:古代学宫。学子:学生。 3. 聪明夙擅:聪明过人。 4. 宅相应归王氏甥:指侄儿的儿子应从王姓人家娶亲回来。应归:应该归。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已故亲人的挽诗。诗人先称赞妻子贤惠能干,有文才;再赞侄儿聪明过人,学业有成。最后写自己与侄儿是王、梁两家亲戚
这首诗的格式是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结缡犹在女儿身,桓孟重遗传,每藉拙荆思泰水: - “结缡”指女子出嫁,这里指的是岳母的女儿(也就是妻子)还在女儿身,也就是说她还是未婚的状态。 - “桓孟”指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桓公和孟尝君,这里用来形容岳母的娘家很有名望。 - “重遗传”指的是家族的声望和传统。 - “拙荆”是对妻子的谦称,表示自己的妻子虽然出身低微
【注释】: ①“人作老娘呼”:指我的母亲把我当作自己的女儿看待。老娘,指母亲;舅氏,舅舅。②梓墓,即外祖母的坟墓。③阿母,指外祖母。④道,通“导”。外婆,指母亲的母亲。⑤芦花变息,指外祖母去世后,母亲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对待他。芦花,泛指秋天的草木,此处代指母亲。⑥前室,指外祖母在世时所生的儿子或女儿。⑦若亲生,如同亲生一般。⑧承:继承、承受。⑨变息:改换声音,指变声。⑩亲:近。⑪指外祖母去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