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星垣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对诗句的理解进行赏析。 (1) “挽亲母联”的作者是陈师道。全诗共四段。前两段写诗人与母亲的深情厚意;第三段写诗人与妻子的夫妻情深;第四段写诗人与儿子的父子情深。前三段是诗人的自述,末段则是诗人为亲人写的挽联,表现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①第一段:诗人自述其母之贤苦劳人
【注释】 “姑”:丈夫的姐姐。 “夫早亡”:丈夫早逝。 “一女孙”:女儿。 “伶仃”:孤单无依,孤独。 “完大节”:保全了气节。 “无若侄”:没有像侄子这样的亲人。 “同母弟”:同一个母亲生的哥哥或弟弟。 “重泉”:阴间。 “寄语”:嘱托的话或信。 “莫教辗转念孤儿”:不要让转来转去的人惦记孤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仲素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译文】 仙逝何方? 假如瑶池相见,请告诉母亲,连育的孙枝,她破涕而泣弹着思子的泪珠; 缘分未了,想泉水路上定会相逢爱女,一定要嘱咐长依母氏,宽心别再上望夫山。 【注释】 ①联:对偶句。 ②仙去:指去世。何之:到哪里去。 ③倘:倘若。见先慈:见我的母亲。及:与……相配。 ④连育孙枝:即子孙相继的意思,是说儿子和孙子相继出生。 ⑤泉路:指墓地。 ⑥爱女:指你的女儿。 ⑦务嘱:务必嘱咐。长依
【注释】 1. 挽叔母联: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诗。挽,即哀悼。叔母,指妻子的母亲。 2. 克:能够,可以。 3. 料理婚丧:管理家庭事务和办理丧事。 4. 巾帼须眉:比喻女子威武,能担大事。巾帼是古代妇女的头饰,须眉是胡须眉毛,泛指英雄豪杰。 5. 属纩(kuògěng):把棉絮装在丝织品中,用线缝起来,放在病人的胸口。属,放置;纩,古称丝绵,这里泛指丝织品。 6. 百年后事:人死之后的遗事。 7
【注释】 挽:悼念。鸣:张鸣,作者的字。张鸣钦,名不详。联:对偶。 鹿,指丈夫。《诗经·周南·卷耳》:“我行其野,芃芃鹿鸣”。丸熊,即熊丸,指儿子。萱室,指母亲居室。 留淑范,为母留下美好风范。中州,今河南洛阳一带,古代又称“中州”,因在中原之中央,故称。 毛檄,用羽毛做成的文书,泛指家书。潘舆,用彩布做成的车子。胡,通“麾”。弃养,指不侍奉父母。长教,长期教育。歇浦,停泊的地方,指家乡。咽悲潮
【注释】 ①树背:指女子。无缘:无由,没有机会。阿姊:对年长姐姐的敬称。怜:疼爱。 ②劳心:操持家务。顾忧:关心忧虑。 ③焚须:古代剃去胡须以示节操的做法。莫及:来不及。 ④濡染:浸染,沾染。表道:表白。 ⑤报恩勤:报答恩情的勤奋努力。 译文: 小时候你和我无缘,幸有姐姐爱护我,十年来操劳操心一起承担; 痛惜今日头发全秃,只有托名流沾光,千言万语表达感恩努力。 赏析:
【注释】 挽叔母联:此诗为挽联,上联写叔母去世后抚孤养媳的艰辛;下联写自己年迈体衰,婚嫁已成,生活尚能自给。 廿年垂老:指已到晚年。 遗孤:遗留下的孤儿。 差堪:勉强可以。上对稿砧:上对,犹言“上对”,即上堂应对、应酬的意思。这里指叔母临终之际,我应承其嘱托,为其料理后事,以慰其亡魂。稿砧,指棺材和砧石(古代用来捶打棺木的木槌),此处喻指丧事。 下安簉室:下安,犹言“下安”,指下榻之处。簉室
【注释】 挽嗣母联:悼念母亲。 青灯:指读书时所用的油灯,借代夜晚。 娇女早世:年轻女子去世。 遗息复继促芳龄:继承母亲留下的遗志和事业。 老景逼桑榆:年老力衰,如同日暮西山。 素帷余涕泪:白色的帷幔里留下泪水的痕迹。 苦节:刻苦自励、清正廉洁的品格。 博九重天丹诏:获得朝廷的褒奖。 嗣子:儿子。 能文:有才华。 显亲:显扬自己的亲属。 晋邀芝诰:晋封官职。 清风标绰楔:比喻清高的品德和才能。
【译文】 张鸣钦的母亲以继母高风为傲,开始相信汝南多有才气; 张鸣钦的儿子效仿潘岳的典故,为何沪上有失慈云。 【注释】 维:是“惟”的意思,意为“只有”; 亢宗子:指张鸣钦的儿子; 潘舆故事:指潘岳与石崇的故事。潘岳曾娶石崇的妹妹为妻,后被石崇所杀,此事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赏析】 这首诗是挽张鸣钦母联。上句写张鸣钦的母亲以继母高风为傲,开始相信汝南(今河南临颍)多有才气
【注释】: 生同族复忝同庚:指与堂姐同姓,又是同年。 卅年前亲送于归:三十年前的年成,指的是堂姐出嫁那年。 谁知此别千秋:想不到这一别就是过了三十年。 竟与女兄成永诀:最后竟和堂姐永远的离别了。 痛丧明非因丧子:悲痛的不是儿子去世,而是因为自己没有儿子。 六旬后自忘残废:六十岁之后,反而忘了自己是个残疾人。 闻道临终数日,犹为亡媳任污私:听说她在临终前几天,还在为死去的小妾做清洁。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