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其惟姑,夫早亡,女早亡,一外女孙又早亡,毕世未舒眉,长此伶仃完大节;
伤心无若侄,父前卒,母前卒,两同母弟复前卒,重泉烦寄语,莫教辗转念孤儿。

【注释】

“姑”:丈夫的姐姐。

“夫早亡”:丈夫早逝。

“一女孙”:女儿。

“伶仃”:孤单无依,孤独。

“完大节”:保全了气节。

“无若侄”:没有像侄子这样的亲人。

“同母弟”:同一个母亲生的哥哥或弟弟。

“重泉”:阴间。

“寄语”:嘱托的话或信。

“莫教辗转念孤儿”:不要让转来转去的人惦记孤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仲素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家族成员去世的哀痛之情和对亲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苦命其惟姑”,表达了作者对姑母早逝的悲痛。姑母作为丈夫的姐姐,在家庭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她的早逝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第二句“夫早亡,女早亡”,继续描述了家族中的其他成员也相继离世的情况,使得作者一生都没有舒展眉头,一直孤苦伶仃。这种命运的不幸和家庭的悲剧使作者深感悲痛。

第三句“一外女孙又早亡”,再次提到女儿早逝的事实,这进一步加深了作者的悲痛之情。女儿作为家中唯一的孙女,她的去世无疑给家庭带来了更大的打击。

第四句“毕世未舒眉,长此伶仃完大节”,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未能舒展眉头、始终孤独的生活状态的无奈和悲哀。作者认为,虽然自己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但家族中的不幸仍然不断发生,这使得他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最后两句“伤心无若侄,父前卒,母前卒,两同母弟复前卒”,则是对作者对失去亲人的深切哀悼的表达。这里的“若侄”指的是侄子,即作者的兄弟或兄弟的儿子。父亲和母亲的相继去世,以及两个同母兄弟的先后离去,都让作者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悲痛。

整首诗通过对家族成员去世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悲痛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家庭不幸和人生无常的普遍现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