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命与谁争,卅年来文战峥嵘,策对刘蕡偏下第;
幕宾非所愿,半百后酒怀抑郁,名齐罗隐竟长终。

【注释】

刘陆森联:唐刘禹锡、陆贽。福命与谁争,指仕途不顺。

文战峥嵘:指科举考试,文战是科举考试的意思。

策对刘蕡(fén)偏下第:指刘禹锡考进士时,被同考官贬黜。刘蕡曾向主考官提出“君门如万里之关”,要求考官“开言路、振纪纲”,但遭拒绝,结果落第。

幕宾非所愿:指刘禹锡晚年在淮南节度使衙门做幕僚时,因为不满当时宦官专权,多次上书规劝皇帝罢免奸臣,结果被诬为“朋党”而遭到贬斥。

名齐罗隐竟长终:指陆贽和罗隐都活到七十多岁。罗隐曾说:“吾老矣,方知命矣。”意思是我老了,才知道命运已定。

【译文】

福命与谁争,三十年来科举考场上文战峥嵘;

策对刘蕡偏下第,刘禹锡考进士时被同考官贬黜;

幕宾非所愿,半百后酒怀抑郁,刘禹锡晚年在淮南节度使衙门做幕僚时,因为不满当时宦官专权,多次上书规劝皇帝罢免奸臣,结果被诬为“朋党”而遭到贬斥;

名齐罗隐竟长终,罗隐曾说:“吾老矣,方知命矣。”意思是我老了,才知道命运已定。

【赏析】

这首诗以问答形式写刘禹锡和陆贽的遭遇。诗中既写两人的遭遇,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一开头,就指出刘禹锡和陆贽的遭遇不同,刘的文战峥嵘,陆的幕宾非所愿。这两句看似互不相关,实则互相照应。“福命”,“策对”,都是刘禹锡的遭遇,也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陆贽虽然有“名齐罗隐竟长终”的遭遇,但是其一生的坎坷经历,以及他对国家和百姓的忠心耿耿,却是值得称颂的。因此,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陆贽的崇敬之情。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先写二人的文战峥嵘,再写他们的仕途坎坷,最后表达自己的看法。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