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柩每疚心,惟遵阿母遗言,权假殡宫供子职;
凭棺常悚目,恐罹生人浩劫,且将抔土妥先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与识记,尤其是重点篇目更要熟悉。
(1)
“嗣母”:继母。“柩棚联”:停柩时为继母设的灵棚。“惟遵阿母遗言”:只是遵循继母留下的遗言。“权假殡宫供子职”:暂借殡宫以尽儿子的职分。“生人浩劫”:指生人对亡者的哀悼和祭祀。“抔土妥先灵”:把一捧泥土献给亡者。“先灵”:亡故的父亲或已故的祖辈。“悚目”:因悲痛而睁大眼睛。“恐罹生人浩劫”:担心遭逢生人的哀思。“浩劫”:盛大的哀悼。“妥”:安放、安置。“先灵”:亡故的父亲或已故的祖辈。“抔土”,用土块作为祭品。
(2)
译文为:继母去世后,我常感到悲伤愧疚,只能遵守她生前的遗言,临时借居殡宫以尽儿子的职责;每当我凭棺瞻望,总是战战兢兢,生怕遭受生人的哀悼,就只好将这抔土妥为安葬我的先父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悼念继母的作品。诗中表达了李商隐对母亲的追忆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继母的敬爱之情和对生命的敬畏。
第一句“停柩每疚心”,意思是说,每次看到停放在殡宫里的柩车,就会感到内疚。这里的“停柩”是指停柩待葬的意思,“疚心”即心中不安。
第二句“惟遵阿母遗言”,意思是遵循继母生前留下的遗言,暂时借用殡宫以尽儿子的职分。这句诗中的“阿母”指的是继母,也就是作者的母亲。这里,“唯遵阿母遗言”一句,既表明了自己遵从母亲遗言的决心,又流露出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凭棺常悚目”,意思是常常靠着棺木发呆,害怕遭受生人的哀悼。这句诗中的“悚目”是指发呆、失神的样子。
第四句“恐罹生人浩劫”,意思是担心遭到生人的哀痛和祭祀。这里的“罹”是遭遇的意思。
第五句“且将抔土妥先灵”,意思是说,只好将这抔土妥为安葬我的先父了。这里的“先将”就是将这抔土妥妥地安葬。
第六句“先灵”指亡故的父亲或已故的祖辈。这里的“先灵”是亡故的父亲或已故的祖辈的意思。
第七句“抔土”,用土块作为祭品。这里的“抔”是土块的意思。
第八句“奠”是安放的意思。
第九句“生人浩劫”:这里指生人的哀痛和祭祀。
第十句“浩劫”:盛大的哀悼。
第十一句“悚目”:因悲痛而睁大眼睛的意思。
第十二句“恐罹生人浩劫”:担心遭到生人的哀悼和祭祀。
第十三句“妥”:安放的意思。
第十四句“先灵”:亡故的父亲或已故的祖辈。
第十五句“抔土”,用土块作为祭品。这里的“抔”是土块的意思。
第十六句“怆”(chàng)然:形容悲痛的样子。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作者对母亲的追忆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继母的敬爱之情和对生命的敬畏。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