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武仲
【注释】 官居何以涤冥烦:官居,官居之地,即朝廷。涤冥烦,清除心中的烦恼。 喜有厅西涉园:喜有,喜欢;厅,堂前;涉园,指庭院中的小池塘。 白日渐长公事少:白日,白天;公事,公务;渐长,逐渐增长;事少,事务较少。 红英己尽叶阴繁:红英,花名;己,已经;叶阴,树叶的阴影;繁,茂盛。 渌波似镜池能照:渌波,绿色的水面;似镜,像镜子一样;池,池塘;能照,能够照射。 巧舌如簧鸟解言:巧舌,灵活的舌头;簧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表达了自己晚年归隐田园的愿望。 首句“野阔天长入望青”,诗人在辽阔的原野上仰望天空,看到了无边无际的青翠景色。这里的“野阔”指的是广阔的原野,而“天长”则是指天空之广阔无垠。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与美丽。 次句“眼中虚豁到鸿冥”,诗人眼中的世界变得空旷、深远,仿佛可以与鸿雁相比拟
绿柳阴阴蔽武昌,汀洲如画引帆樯。 一江见底自秋色,千里无风正夕阳。 暂别胜游浑老大,追思前事只凄凉。 贤豪况有遗踪在,欲买溪山作漫郎。 注释与赏析: 1. "绿柳阴阴蔽武昌" - 诗句释义:描述武昌地区被郁郁葱葱的绿柳所覆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老的氛围。 - 象征意义:绿柳常被视为生命和希望的象征,这里的“遮蔽”可能意味着保护或隔离,为城市带来一种隐秘或神秘的美。 2.
【注释】 (1)县圃:县的园林。有小城环之,四面都有山丘环绕,北面有一座高阜,上面长满了乔木,是古时战棚。到县之三月得荒径攀援而上视其形势可以为亭北望平野乃增筑之度为四楹公事之隙休息其间。 (2)堆案盈庭势未休:堆积满庭院的案子还没有停息,形容公务繁忙。 (3)灰心聊此作天游:灰心了,姑且在这里做一次超脱尘世的游历吧。“聊”同“暂”。 (4)剪除榛莽成幽径:砍伐荆棘,开辟出一条通向幽深小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全诗如下: 南风乘风过洞庭,日高已至庙下。 想像虚空闻帝乐,逡巡波浪匝天围。 三湘路指平芜转,两舸帆争白鸟飞。 却上丛祠荐牲酒,荆云隐隐尚朝晖。 译文: 清晨,南风带着微风穿过洞庭湖,太阳已经高照到了庙下。我想象着那虚空中的帝乐,徘徊在波浪间。三湘之路指向平芜,两艘船的帆船在空中争夺飞翔。登上丛祠献祭供品和酒,荆云朦胧中还留着朝霞的余晖。 赏析:
城上亭二首阙其一 更无人迹逐攀跻,庐岳乌藤手自携。 沧海谁论六月息,茂林今得一枝栖。 幽芳满径春难老,翠樾连云日易西。 况有北郊宜旷望,公馀聊此发醯鸡。 注释: 更无人迹逐攀跻:没有人来追随攀爬登上亭子。 庐岳乌藤手自携:指的是作者自己拿着一根乌藤(一种植物)爬上了亭子。 沧海谁论六月息:在大海中谁还能讨论六月的风停呢?比喻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 茂林今得一枝栖
【注释】 河梁:桥梁。 上官常用:官名,即中书舍人,掌草诏制。 南湖:指西湖。 青云:指科举及第后仕途的光明和升迁。 黄绶:汉代官员所佩带的印信色为黄色,故称黄绶。这里指官职。 文章炳蔚元摛凤:意谓文章如凤凰般光彩焕发。 铓刃:锋芒。 曹蹊:指曹植《赠徐干》诗中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曹植因被诬陷而流放,在赴任途中写下此诗。曹植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己遭遇不幸的感慨。 【译文】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绝,首句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写古县东边的自然风景,尾联抒情。全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清新明快,富有生活气息。 (1) “古县东边仄径开”:在偏僻的东面开了一条小路。仄径,指狭窄的小路。 (2) “先生曾此斸蒿莱”:先生在这里锄过地。斸,锄草;蒿莱,野蒿。 (3) “鸾凰一去应不返”,“花柳当年皆自栽”:鸾凤、鸾鸟,古代传说中的吉祥鸟,比喻高贵的人,鸾凰一去应不返
将至巴陵(巴陵:今湖南岳阳) 南行应不叹途穷,水驿连翩遇好风。 远浪飞来千白鹭,轻帆相逐两冥鸿。 残云日挂苍茫外,平野天垂旷阔中。 湘浦旧游思一访,肯因莼脍忆江东。 注释: 将至巴陵:将要抵达巴陵(今属湖南)。巴陵:古县名,在今湖南岳阳。 南行应不叹途穷:南方行走时不会感叹路途遥远。 水驿连翩遇好风:江上船只连续而来,遇到顺风的好运。 远浪飞来千白鹭:远处波浪飞涌过来,有一千只白鹭。
【注释】 潇洒堂:唐李涉《题张功曹厅》诗:“一官已了归耕好,四海为家莫厌贫;垂钓坐磐清溪里,把钓闲听白雪琴。” 县山:即洞庭山。 新亭:三国时吴地建的城楼名,后泛指临江而望的高楼。 天外:天空之外。 微茫:隐隐约约的样子。 缥缈:高远飘渺的样子。 爽气:清爽的气息。 寒光:冷光。 增健笔:增添文才。 吊湘灵:悼念屈原(一说指杜甫)。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