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武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题目为《宝丰仓秋纳三首其三》。诗的内容主要描述了丰收的场景以及农民对丰收的喜悦。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县阔人饶稼,秋成众乐租。 译文:“县城辽阔人口众多,庄稼丰收时大家都欢欣地交纳赋税。” 注释:“县城”指的是一个行政区划,“宽阔”意味着面积大;“人饶”指人口多;“稼”即庄稼;“秋成”是指秋天收获;“众乐租”指众人都乐于交纳税赋。 2.
解析和翻译 第一句:晓踏朱仙月,还思昨日诗。 释义: 在清晨,我踏着明亮的月光,回想起昨日的诗歌。 关键词注释: - “晓踏”:早晨的行走。 - “朱仙”:这里指红色的月亮,可能象征希望或热情。 - “还思”:再次思考。 - “昨日诗”:前一天写的诗句。 第二句:尚携漫刺谒,不爽故人期。 释义: 我带着漫不经心的拜访,未能满足老朋友的等待。 关键词注释: - “尚携”
【注释】 1. 过淮:指经过淮河。 2. 积雨虽收霁: 意思是说虽然下了几天雨,天气已经放晴了。 3. 清淮更渺茫: 意思是说清淮河更加的宽广、渺茫。 4. 地形真水府: 意思是说淮河的地形就像天上的水府一样。 5. 波面似钱塘: 意思是说清淮河的水面就像钱塘江一样。 6. 云日侵衣淡: 意思是说太阳和云彩都把衣服染得淡黄色。 7. 天风入袖凉: 意思是说天空中吹来的风让袖子感觉凉爽。 8.
诗句解析 1. 西江:指的是长江在四川宜宾以下一段。 2. 滟滟西江水:形容长江波光粼粼,美丽壮观。 3. 朝朝伴我行:意味着无论何时何地,长江总是伴随着诗人的行程。 4. 云天初散豁:天空中云层逐渐消散开去,天气晴朗。 5. 秋色正分明:秋天的颜色非常鲜明,让人感觉清晰。 6. 鱼逝应相得:鱼儿游来游去,它们之间相互配合。 7. 鸥来故不惊:海鸥飞来时,并没有让诗人感到害怕或不安。 8.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早食铁佛寺: 描述诗人在铁佛寺享用早餐的情景,可能是一个清晨。 注释:铁佛寺是一处供人休息和用餐的地方,可能位于寺庙内或其附近。 2. 破壁题名满: 指诗人在寺庙内的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表示他在此地的停留或参与。 注释:墙壁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题名则是文人墨客常有的行为,此处表达的是诗人对这个地方的认同和归属感。 3. 往还如置邮: 形容诗人来往频繁
鄢陵界中 古县居住的人很少,归来轩中喜气盈溢。 连天都是高粱黍稷,盖水有莲荷映日。 宿雨云容淡薄,微风日气和煦。 远行不辞跋涉艰难,所得是吟哦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归途中的美景和内心的愉悦,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第一句“古县居人少”,通过“古县”二字,暗示着这个小县的古老和宁静,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而“居人少”则表达了这个地方的人们相对较少
晚兴 吏退公门静,萧然似宴居。 秋声来簟枕,晚色被庭除。 仄径窥栖鸟,荒池听跃鱼。 黄花恼陶令,搔首赋归欤。 注释: - 吏退公门静:官吏们退出公务场所后,公家的大门显得异常宁静。 - 秋声来簟枕:秋天的风吹动竹席上枕头上的竹帘,发出沙沙的响声。 - 晚色被庭除:夕阳的余晖洒在庭院的台阶上。 - 仄径窥栖鸟:沿着弯曲的小径悄悄观察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 - 荒池听跃鱼
晚行 诗句: 客子念家意,远行投驿心。 乱鸦争噪晚,宿鸟已归林。 渐觉残阳尽,更忧前港深。 云师颇知足,久久困狂霖。 译文: 离家的人思念家乡,远行来到驿站心里不安。 乱飞的乌鸦争着叫唤,归巢的鸟儿已回到树林。 渐渐觉得夕阳已经落下,更加担忧前面的河水太深。 云中仙人大概很满足,长久地困在狂暴的雨霖中。 注释: 1. 客子:离家出外的人。 2. 念家意:思念家乡的心情。 3. 远行投驿心
【注释】: 应俗虽劳甚,登高即旷然:我虽然因世俗之需而忙碌不已,但一登上高山就心胸开阔了。 日浓花覆地,春静草连天:太阳的阳光浓厚得好像要把大地都覆盖,春天的景象宁静得好像要把天空都覆盖。 竹坞连山远,湖光带郭偏:竹林中小丘连着远处的山峰,湖光在城外显得特别明亮。 斯官本闲佚,吾政愧烹鲜:我这个官职本来是清闲安逸的,我的政事却让我惭愧于烹制鲜美的菜肴。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诗句释义 1. 放棹东南去 - 这是说诗人在东南方向的船上,放下了桨,准备出发。 2. 正值荷花荣 - 正值夏季时节,荷花盛开,非常美丽。 3. 玉质不待染 - 荷花像玉石一样洁白无瑕,不需要染色就能展现其自然之美。 4. 仙香无限清 - 荷花散发出一种清新的香气,如同神仙的气息。 5. 朱朱仍白白 - 荷花的颜色既有红色也有白色,就像朱砂和白银一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