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滔
【释义】: 在泽国,到处都有芳香的野草,每年春天都长得很好。应该从屈原之后,更苦的是不能回家的人。 【注释】: 芳草:香草。 泽国多芳草:在水乡泽国,遍地都是芳香的野草。 年年:每年。 应从屈平后:屈原是战国时楚国人,被排挤而投汨罗江自尽,因此诗人用“应从屈平后”指屈原死后,人们怀念他的情怀未已。 更苦不归人:屈原死后,他的理想和主张没有得到实现,反而更加痛苦了
这首诗是贯休上人在东林寺所题,诗的内容是说从越到秦,很难找到这位老师,他写在纸上的墨迹两幅,一首是《香积山寺》,另一首则是《香炉峰下逢故人》。 译文: 东林寺的贯休上人的书法篆隶很有名。 大师的名字是从越州一直传到秦地的,但秦越两地难以寻觅到他的踪迹。 他的笔墨之下写下了两首诗,一首是《香积山寺》;另一首则是《香炉峰下逢故人》。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贯休上人在东林寺留下的两篇作品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君赐紫袍还乡日,金紫中推是甲裳。 - 君王面赐紫袍:这里指皇帝赐予的尊贵色彩——紫色官袍。 - 金紫中推是甲裳:在众多官员中,被推崇为最尊贵者,象征着最高的荣誉和地位。这里的“甲裳”可能暗指其官职或身份在朝廷中的重要位置。 2. 华构便将垂美号,故山重更发清光。 - 华构便将垂美号:意味着其官邸建筑华丽,足以彰显其美名。 - 故山重更发清光
【解析】 1. “辄吟七言四韵攀寄翁文尧拾遗”:我忍不住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向翁文尧表达我的思念之情。“辄”,就、立即的意思;“吟”,即作诗。“七言四韵”指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攀寄”是托物寄情的意思,诗人通过咏物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翁文尧”是诗人的朋友。 2. “唐设高科表用文,吾曹谁作谏垣臣”:唐代设立了高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我们这些平庸的人能成为皇帝身边的大臣吗
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 译文: 1. 我欣喜地与翁文尧员外同游神泉,野外骑马嘶风并驾着紫骝马。 2. 松树竹林里我寻访了青障寺,名字被题在白云楼上以志纪念。 3. 泉水从石头中涌出清澈能消暑,僧语离经妙法能解人愁苦。 4. 可惜我热爱山景却更恋阙,自古以来能有几人能做到这点。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同游神泉的愉快经历,以及他在山中寻找寺院、题名于楼的经历
秋思 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 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 注释: 碧嶂:绿色的山崖,常指山间的青翠树木。 猿啼夜:猿在夜晚的叫声。 新秋:秋天刚过。 雨霁:雨停了。 谁人:谁。 爱:喜爱、欣赏。 明月:明亮的月光。 露坐:坐在露天的地方。 洞庭(dongting):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赏析: 《秋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
注释:背将踪迹向京师,出在先春入后时。落日在灞桥飞雪中,已经听说南院有观赏期。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长安时写的,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背将踪迹向京师”,写出了诗人对京城的向往,也暗示了自己背井离乡的处境;第二句“出在先春入后时”,写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既在春天离开,又在冬天回到京城;第三句“落日灞桥飞雪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感慨之情;最后一句“已闻南院有看期”
翁文尧员外拥册礼之归一路有诗名昼锦集先将寄示因书五十六字 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 一轴郢人歌处雪,两重朱氏著来衣。 闽山秀已钟君尽,洛水波应溅我稀。 明日陪尘迎驷马,定淮斋沐看光辉。 注释: 1. 翁文尧员外:这是对翁文尧的尊称,员外是古代官职名称,表示他在官场的地位。 2. 拥册礼之归:指的是翁文尧因为得到册封而回家。 3. 一轴:指一卷、一幅的意思。 4. 郢人歌处:郢地,地名
【注释】: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 虽然说福建越地是生贤之地,但谁是还家后受到皇帝特别宠幸的?山简愧于兼领各郡重任,郑玄惭愧掌握六经大权。鸟行去,孤烟树,渔唱从碧岛川,休说迟回未能去,夜来新梦禁中泉。 【赏析】: 此诗为奉和之作,应是作者在得知翁文尧员外被赐“文秀光贤”之后,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奉和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首句中的“闽越”指的是福建
【注释】 辇:指帝王的车子。寓题:寄居他处时所作的诗。 何曾:不曾。 寻僧:寻访僧人。 惆怅:伤感,忧愁。 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省境内,以山高而著名,是古代诗人常登览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末年。当时安禄山叛乱,长安失守,杜甫流寓梓州。在这首《辋川别业二十韵》中,他抒发自己流落天涯、壮志未酬之愁,以及与亲人朋友别离之情。首句“对酒何曾醉”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