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滔
【注释】 已表隋珠各自携:已经向隋炀帝进献了珍珠,各自带着回家。 更从琼殿立丹梯:又从华丽的宫殿登上高高的丹梯。 九华灯作三条烛:用九华山的灯火作成三条蜡烛。 万乘君悬四首题:皇帝悬挂着四首诗。 灵凤敢期翻雪羽:灵凤也不敢期待飞上那如雪的羽毛一样的天空。 洞箫应或讽金闺:洞箫声应该能讽喻金闺中的美人。 明朝莫惜场场醉:明天不要吝惜在每一场酒席中醉酒。 青桂新香有紫泥:桂花散发出新的香气
寄陈侍御 千年二相未全夸,犹阙闽城贺降麻。 何必锦衣须太守,别无莲幕胜王家。 注释译文赏析 《寄陈侍御》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陈侍御的敬仰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一句“千年二相未全夸,犹阙闽城贺降麻。”描绘了唐朝两位宰相的辉煌业绩,但仍然没有达到完美。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陈侍御的期望和祝福。 第二句“何必锦衣须太守
【注释】 御试二首:指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 六曹三省:即六部的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等官员,他们组成了朝廷的“三公九卿”。 丹诏宣来试士初:武则天在长安殿前,亲自主持科举考试,宣布选拔人才的命令。 玉皇疑羽客:指武则天认为应试者中有如仙人一般的人。 金榜带天书:指考试成绩优异者,被赐金榜题名,成为进士。 词臣假寐题黄绢:指词臣们为了应付武则天的命题而假装睡着
【译文】 半因同醉杏花园,尘忝鸿炉与铸颜。已脱素衣酬素发,敢持青桂爱青山。虽知珠树悬天上,终赖银河接世间。毕使海涯能拔宅,三秦二十四畿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杏花园的酒宴上与崔学士共饮的情景,以及他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全诗以酒会作引子,抒发了对人生、仕途、命运的感慨。 首句“半因同醉杏花园”描绘了一幅杏花盛开的春天景象,诗人和崔学士一同来到杏花园中饮酒畅谈,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以旅途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雪貌潜凋雪发生,故园魂断弟兼兄。 - 注释:雪貌(指自己)默默地凋零,就像雪一样发生。我魂牵梦萦的故乡啊,弟弟也在怀念哥哥。 - 赏析:首句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通过“雪貌潜凋”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同时,第二句点明了故乡的重要性,不仅因为家乡的亲人
酬俞钧 乡书一忝荐延恩,二纪三朝泣省门。 注释:我收到了一封家乡的来信,这使我惭愧地认为自己被推荐给朝廷(荐),在延恩殿接受恩宠。我已经经历了两个十年的岁月,也经历了三个朝代,常常思念家乡,泪水洒满门前。 虽忝立名经圣鉴,敢期兴咏叠嘉言。 注释:虽然我在名声上已经有所成就,但仍然不敢期望自己能够像前辈那样得到皇帝的赞美和鼓励。 莫论蟾月无梯接,大底龙津有浪翻。 注释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子虚词赋动君王,谁不期君入对扬。” - “子虚词”指的是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此赋虚构了一场子虚、乌有之国的盛会。 - “赋”是一种文体,用以描述各种事物,这里指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 “动君王”意指这篇赋文深深打动了帝王的心。 - “谁不期君入对扬”意味着没有谁不期待君王亲自参与讨论和评议这篇文章。 2. “莫恋兔园留看雪,已乘骢马合凌霜。” -
诗句释义与译文: 夫差宫苑悉苍苔,携客朝游夜未回。 - 注释与赏析: - “夫差宫苑”指的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宫殿园林。 - “悉苍苔”描述宫殿庭院中长满了青苔。 - “携客”可能指陪同的人。 - “朝游夜未回”表示早上游览,傍晚回来,说明游玩时间较长。 冢上题诗苏小见,江头酹酒伍员来。 - 注释与赏析: - “冢上”可能指的是坟墓或墓地。 - “苏小”是古代一位著名的美女
雁 楚岸花晴塞柳衰,年年南北去来期。 江城日暮见飞处,旅馆月明闻过时。 万里风霜休更恨,满川烟草且须疑。 洞庭云水潇湘雨,好把寒更一一知。 注释: 楚岸:指长江边。 花晴:花朵盛开时阳光明媚。 塞柳:边疆的柳树。 衰:凋谢。 南北:这里指作者与家人或朋友的相对位置,南为南方,北为北方。 江城日暮见飞处:江边城邑,傍晚时分,见到大雁向南飞翔。 旅馆月明闻过时:在旅馆里,明月高照,听到大雁飞过的声音
长安书事 一年年课数千言,口祝心祠挈出门。 孤进难时谁肯荐,主司通处不须论。 频秋入自边城雪,昨日听来岭树猿。 若有水田过十亩,早应归去狄江村。 注释: 每一年都要写上千字的文章,嘴里说着祝福和祷告却要带着这些文章外出。 在困难的时候没人推荐我,但考官通情达理的地方就不用说了。 秋天到来时从边城传来了雪花的消息,昨天听到岭南的猿声。 如果有机会有十亩的水稻田,我早就应该回到狄江那个小村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