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问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意。 “朝来写素绢,夭矫为长松”意思是:早上起来,我就拿起洁白如雪的素绢,将那长松的形态描绘出来。 “须臾变精思,松下貌一翁”意思是:一会儿,我就把长松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心里了。 “形如列仙双玉瞳,常随野鹿披蒙茸”意思是:它的身体就像两个仙人的眼睛,经常跟在野鹿后面披着茂密的草毛。 “此翁腹中何所储?曾读黄虞千卷书”意思是
【注释】 筑城:指修筑城池。
临高台,瞻帝里,五侯七贵歌钟起。 陌上黄尘飞塞天,大车央央续车前。 朝游斗鸡坊,暮入长楸里。 少年宝剑青丝囊,锦帐如云百余里。 临高台,岁将暮。西风川上旌,吹向维扬渡。 金陵草色半青青,槛外长江百丈清。 白鹭洲前官舸发,石头城下暮潮平。 回眺雒城中,万事予何有。 身上鹔鹴裘,可换新丰酒。为予买却清江槎,逢君须及白门花。 江上莼鲈秋更美,早看君去倍思家。 注释: (1)临:面对。高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鱼玄机的《闺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月隐雕栊光有无,刺绣沉吟栖凤孤。 注释:月亮隐藏在雕花窗棂之间,光线时有时无,绣着的凤凰似乎在沉思。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带有些许忧郁的夜晚景象。月光透过雕花窗棂照进屋内,使得室内的光线变得斑驳不定,仿佛是有意无意地遮掩着什么。绣女静静地坐着,手中的刺绣针线仿佛在沉思,而旁边栖息的凤凰也显得孤独无助。
大洪行 君不见石龙嵚崎蹙海鲸,伏甲尽是苍山精。 帝遣石龙镇东海,势拔十州倾五城。 又不见河伯狂奔自西极,独挽黄流向东射。 两雄相遇未肯降,谁哉凿断石龙眷。 注释:大洪,指的是大海。石龙,指的是石头。嵚崎,指的是陡峭。蹙,指的是困住。伏甲,指的是隐藏在水下的龙。苍山精,指的是山中的灵气。帝遣,指的是皇帝派遣。镇,指的是镇压。势拔十州倾五城,指的是气势可以压倒十个州和五个城。河伯,指的是黄河之神
白苎辞 舞者之美,月下留香 1. 诗原文 吴姬将白苎,裁为歌舞衣。烛花铢铢夜凝辉,玉纤停弦宝瑟希。 舞筵络绎锦匝围,掌中参差燕双飞。吴王正拥西施醉,月落江波未放归。 白话文释义 2. 注释与赏析 吴姬:即吴地的女子,指古代吴国的女性。白苎:一种质地轻薄且洁白的布料,常用于制作衣服和头巾。烛花:指蜡烛燃烧后的火焰形状,此处用来形容夜晚的氛围。铢铢:形容数量极多或程度极深。凝辉:使光线凝聚
樊司马草堂雪霁歌 太白楼前风猎猎,骠骑营中冻旗立。 岱岳晨光结作霞,绿野云开雪在沙。 司马碧油寒未起,日射辕门虎士喜。 新从淮蔡破虏归,拟将银甲天河洗。 节钺时闻丹壑游,林间散骑卸吴钩。 飞尘一道连清济,中使西来为赐裘。 注释:樊:指樊子盖,字彦威;司马:指李白。草堂:指诗人的草堂别墅。 译文: 太白楼上风吹得猎猎作响,骠骑营中旗帜冻得像要竖立起来一样。 泰山早晨的阳光结成了彩霞
注释: 1. 东郭见故人:出自《庄子·山木》的故事,主人公梦见自己在东郭先生家做客,后来梦醒,发现东郭先生已死。这里的“东郭”代指东郭先生,也就是诗的作者。 2. 笋舆出东郭:笋舆,竹制的车子;出,出去。这里指的是诗人骑着竹车出了东郭门。 3. 青阳应初候:青阳,即春天;初候,是古人对春季的称呼。 4. 融气薰林皋:融化的气息弥漫在树林中。 5. 灵风在襟袖:清凉和煦的风从衣袖中吹拂过来。 6.
诗句 1. 秋陌 2. 肃霜雕枯杨,城门飞黄叶。 3. 客子衣裳单,陌上饶风色。 4. 草短思故园,芳歇听鹈渼。 5. 悲伤捣衣妇,乱砧响寒月。 译文 1. 秋日的小路 2. 秋风中,枯黄的杨树叶被吹得瑟瑟发抖 3. 旅人(客子)穿着单薄的衣服 4. 路边的风景因为微风而显得格外美丽 5. 思念着故乡的草变短了,芳香也消失了 6. 我听到远处传来鹈鹕叫的声音 7. 悲伤的是,夜晚来临时
【注释】 翠:青绿色。芙蓉:荷花。珠树:指珍珠。 【赏析】 诗以“翠”起兴,描写了一对鸳鸯双双对对地飞着,但到了傍晚也只得双双停下来歇宿的情态。这是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图画,给人以亲切感。 诗人又从侧面描绘了鸳鸯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在西风吹拂、水冷河清的日子里,它们双双对对地飞着;而到了夜晚,则双双停息在树上。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鸳鸯的生活特点,而且写出了它们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