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共四十二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题思本堂 吴生故乡来,相见出诗卷。 自言搆新宇,思本揭堂扁。 所哀怙恃恩,造物苦多舛。 存亡既莫及,罔极情难展。 徒怀风木悲,对客泪常泫。 愿言求名笔,幽光庶扬阐。 时时一披览,或俾哀悰遣。 嗟余久淹泊,名卑材复谫。 拒生固辞谢,再四终难免。 嗟哉吴生贤,所志匪浮浅。 能存孝悌心,悖理固应鲜。 惟恐人弗思,能思即为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梅花》。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1. 结心已铁石,阳春忽先布。(译文:梅花的内心坚硬如铁和石头,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开始绽放。) 注释:梅花的花瓣紧密相连,如同铁石般坚不可摧。 2. 发此琼瑶英,宁能虑霜露。(译文:它散发出的香气犹如琼瑶一般纯净,又怎会担心霜冻与露水。) 注释:梅花散发出的香气清新宜人,就像琼瑶一般纯净。 3. 澹然绝世纷,幽人雅襟度。(译文
这首诗是蒋公为蔡芝林进求画扇而写,表达了他对蔡芝林的敬仰之情。 蒋公未识蔡芝林之前,他善于结交朋友,广结善缘。当他从游于蔡夫子时,便知其人。蒋公对蔡芝林的评价是:其人隘而介,但能傲兀长居贫。然而蔡芝林并不以此为忧,反而仍耽于山水之癖,豪缣扫嶙峋。 蒋公与蔡芝林相交甚好,一介不以取,尤难辄交亲。蔡芝林也常常向蒋公请教,片纸畴可得,吾将永为珍。 蔡芝林为蒋公进求画扇,蒋公欣然接受并为其题诗一首
霜风动高秋,草木抱凄恻。 唯此幽篁枝,含翠终自得。 虚心养直气,劲节凌寒色。 持以赠君子,愿言崇令德。 注释: 霜风动高秋:形容深秋时节的寒冷天气和霜风。 草木抱悽恻:草木因霜风而感到凄凉、悲伤。 唯此幽篁枝,含翠终自得:只有这棵幽静的竹子,它仍然保持绿色,最终得到了它应有的位置和价值。 虚心养直气,劲节凌寒色:竹子谦虚地培养它的正直之气,在严寒中依然保持着坚韧的品格。 持以赠君子
【赏析】 姚生是作者的侄孙,他孝顺父母,使父母的颜容怡然可喜。姚生孝养父母,十分甘美,他的穿着华美,彩衣斑斓,犹如彩凤一般。慈乌在堂下啼叫,斜阳已照西山。我所思念的亲人能得到终养之恩,但人的生命短暂如区区百年。人生又能有几个百年呢?离别和聚会又常常联系在一起。来日美好可爱,去日难再还。美好的孝子心,及时常追欢。可惜我命途坎坷,依靠双亲已很困难,哪里能供得起他们养老送终呢?因此想写一首诗送给你
注释: 万安山,地名。樵夫,砍柴人。劳,劳累。娱,娱乐。林杪,树梢。丘隅,山坳。歌,唱。负,挑。烟,雾。贤,有才华的人。愚,没有才能的人。朱买臣,东汉隐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万安山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诗人通过描写山高路险、采樵辛苦等场景,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叹;同时,他又以览胜娱情、与云同行等意象,抒发了对生活乐趣的欣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注释: 怜 怜惜 君 你 忆亲 思念亲人 苦 痛苦 我亦 我 别亲 离别亲人 久 时间久远 千里 遥远的距离 隔庭 相隔在庭院之外 孤云 孤零零的行云 回首 回头望 君 今 现在 得归省 得以回家探望 而我 而我 尚 还 株守 守候着 惆怅送君行 为送你而感到惆怅 潸然泪盈手 眼泪流到手上 春潮浙水船 春天的潮水上涨,船行驶在浙水上 夜市兰陵酒 夜晚的市集
【注释】 修鳞泳深渊:指鱼儿游向深水。 劲翮凌遥空:指鸟的翅膀在高空飞翔。 命分不可易,出处谅难同:人的命运不能改变,出来和进去都是难以预料的。 达人会斯理,委顺安厥躬:有智慧的人懂得这个道理,就会顺应自然,保全自己。 外嗜既莫夺,襟怀澹而冲:外界的诱惑无法夺取,胸怀宽广恬静平和。 蔡君夷旷士,养素烟霞中:蔡君是隐居不仕的高尚之士,生活在大自然中。 轩居面湖水,几案罗群峰:住在宽敞的房屋里
诗句解析 1. 京国久为客 - 描述了诗人在京城(国都)长时间作为客人居住。 2. 怅然怀故山 - 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因长期离家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3. 孰云乏知己,念亲已颓颜 - 表达了诗人对缺乏知音的感慨,以及因此感到悲伤,形容自己已经憔悴。 4. 穷居耻明时,旷怀良独难 - 诗人在贫困中感到羞耻,而开阔的心态又难以实现。 5. 因思衣锦荣,何如彩衣斑 - 诗人通过对比
桑麻日已长,稼穑日已成。 门巷荫榆柳,隔屋缫车鸣。 生平寡营为,遂此田园情。 衣食喜不乏,公赋尤宽平。 举家情欣欣,澹然忘世荣。 力作虽云劳,浊酒时共倾。 岂意事高尚,所乐安吾生。 注释: 1. 桑麻日已长,稼穑日已成:这里描绘了农村的景色,桑麻已经长得很高了,而庄稼也已经完成收割。桑麻是农作物,稼穑则是农事活动。 2. 门巷荫榆柳,隔屋缫车鸣:描述了村庄的环境,门前有榆树和柳树,屋后有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