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
桑麻日已长,稼穑日已成。 门巷荫榆柳,隔屋缫车鸣。 生平寡营为,遂此田园情。 衣食喜不乏,公赋尤宽平。 举家情欣欣,澹然忘世荣。 力作虽云劳,浊酒时共倾。 岂意事高尚,所乐安吾生。 注释: 1. 桑麻日已长,稼穑日已成:这里描绘了农村的景色,桑麻已经长得很高了,而庄稼也已经完成收割。桑麻是农作物,稼穑则是农事活动。 2. 门巷荫榆柳,隔屋缫车鸣:描述了村庄的环境,门前有榆树和柳树,屋后有车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默写古诗文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语境分析能力、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以及古代词类活用情况的理解能力等。此诗中“萧索”指萧条,“一林苍翠”指一片青翠的竹林。 所以答案是: 石边萧瑟倚清寒, 晓色开晴露未干。 宿酒半醒初睡起, 一林苍翠卷帘看。 译文: 山石边的竹子在萧瑟地挺立着,清冷的晨光里露珠还未干。 清晨醒来,酒意未消,刚睁开惺忪的双眼
君家修竹绕轩居,一别而今十载馀。 闻说锦绷新意好,旧时根本恐萧疏。 注释: 君家:指我(作者)的家园或亲友家。 修竹:长而笔直的竹子。 轩居:高大的厅堂。 一别:分别。 而今:现在。 十载馀:十年有余。 闻说:听说。 锦绷:锦绣的丝带束在竹上。 新意:新的构思和意图。 旧时:从前的时候。 根本:比喻事物的基础或起决定作用的部分。 萧疏:衰败、凋敝。 赏析: 此诗为诗人写给友人赵叔平的
盆里黄杨 黄杨乃嘉植,岷蜀多产之。 乔柯起百尺,小干犹拱围。 作器不沾垢,栉具尤其宜。 故人有好事,全株远相遗。 厥高仅盈咫,径不逾分釐。 置之苜蓿丛,何繇别奇姿。 况兹种来久,十易寒暑时。 颜色固自好,长茂何迟迟。 赋性恐或异,雨露宁有私。 曾闻厄于闰,此理疑见欺。 水土托盆盎,滋养良可知。 嗟予久寂寞,对此心神怡。 亲之若宾友,爱护如婴儿。 清昼置书几,良宵露阶墀。 时时为灌洒,元气犹淋漓。
【注释】 峡里:指山峡之中。昼阴:白天的阴暗天气。未昏烟景暗秋林:傍晚时分,天色尚未全黑,烟雾缭绕,树林昏暗。停舟:停船靠岸。晚饭柁楼底:在舵楼底下吃晚饭。夕阳明远岑:夕阳的光芒照耀着远处的山峰。岑:山岭。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山峡中乘船游览的情景。首句写山峡里的自然景观,次句写傍晚时分的景象,第三句写船上的生活,第四句写晚霞映照下的景色。整首诗语言平实质朴,富有生活气息
诗句释义与分析- 石转狂湍吼怒声:描述了山间水流因石头的阻碍而激起的巨大声音,仿佛是愤怒的咆哮。 - 客怀清夜梦魂惊: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自一人时,心中充满思乡之情,以至于梦中都为之动容。 - 篙师着力挽舟上:描述了船夫用力拉拽船只,试图让船脱离困境。 - 挟向湍流平处行:表达了尽管困难重重,但依然努力前行的决心和勇气。 译文 在峡谷中,激流汹涌,岩石阻挡使水流发出怒吼的声音,让人心烦意乱
【注释与赏析】 玉署编书未及完:玉署,指翰林院。玉署编书,即翰林编书。未及完,尚未完成。 佩声无复上金銮:佩声,指佩刀、佩剑等发出的声音。上金銮,指入宫朝见皇帝。 可怜残稿留遗箧:可怜,可叹;残稿,指已写的草稿;留遗箧,指留在箱子里。 掩卷令人不忍看:掩卷,指合起书本;不忍看,不忍心再看。 【翻译】 我正在翰林院编书,但还未来得及完成。 你那佩刀、佩剑的叮当声再也不能响了
注释:竹制的几案、藤制的床,小书桌上有一方墨砚屏。薰风吹拂帘幕,篆刻的香烟在室内缭绕。在闲静的书斋里,已经有几日了,黄梅时节的雨下得正紧,增添了芭蕉的绿色。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幅幽雅闲静的夏日书斋生活图。首句“竹几藤床小砚屏”,描写了书斋中陈设简朴,竹制的小桌配上藤制的卧具和方寸大小的墨砚,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次句“薰风帘幕篆烟青”,则通过薰风、帘幕、篆烟等细节
注释: 1. 一官千里去江南:意为我离开这个职位,要去遥远的南方。 2. 写赠琅玕酒半酣:意为我用这杯酒来赠送你,希望你在上任时心情愉快。 3. 仿佛苍龙挟飞雨:意为我仿佛看到了一条苍龙在天空中带着飞雨。 4. 散将春意满湘潭:意为这些飞雨洒满了整个湘潭,让这里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写竹、酒和飞雨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
【注释】 古木:指古老的树木。竹石:指竹子和石头。 寒色:寒冷的景色。未知春:不知道春天来了。荒苔:荒凉的苔藓。古涧:古老的山涧。 寂寥:寂寞、冷落。 赏析: 此诗首句“野石荒苔古涧滨”描绘出一幅幽静的画面,苍劲的古树、荒草、苔藓、山涧,构成了一幅幽美的山水画卷。次句“一段闲情谁与共”,诗人抒发了孤独感,只有古木和石头陪伴着他,没有人可以和他共享这份闲情。第三句“相知殊是寂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