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
五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风前密密复纤纤,威发枝头夜更严。 始信梁园多白燕,应知北地少红盐。 充肠旧种长腰芋,暖脑新兴厚帽檐。 怪杀天公能戏谑,梅花开满万松尖。 译文: 在寒冷的风中,雪花纷纷扬扬,密密层层地落下,它们落在枝头,给夜晚带来了一丝寒意。我开始相信,梁园(今河南省开封市)有很多白色的燕子,因为那里的冬天很少下红色盐。 这些雪填充了我们的肚子,滋养了我们的身体
雪中树黑生乌鸦,占麦农人祝满车。 万里连山疑入画,一朝见晛悟空花。 满江芦映渔人艇,绕屋梅开处士家。 闭户先生三日卧,壁闲闲杀小钱叉。 注释:在雪中树上黑色的乌鸦,是占鹊,占鹊是预示丰收的吉鸟。占麦农人祈祷大雪能覆盖大地,让庄稼有充足的水份生长。 万里连山疑入画,一朝见晛悟空花。 译文:连绵的山峦如同画卷般美丽,一刹那大雪过后,梅花像花一样绽放。赏析
下面是对这首名为《呈敬寺某大师二首》的唐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稻畦忽秀一枝莲: - 诗意解读:稻田中突然绽放出一枝莲花,这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 关键词:稻畦、秀、一枝莲 - 译文:在稻田里,忽然间绽放出了一朵莲花。 2. 此刹重开岂偶然: - 诗意解读:这座寺庙的再次开放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意义。 - 关键词:刹、重开、偶然 - 译文:这座寺庙的再次开放,不是偶然的。 3.
这首诗是作者在春日重游虞山时所作。诗人以春天雨后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好是春天雨后晴”,描述了春天雨后的天气晴朗,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这里的“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二句“扁舟才泊便登临”,描述了诗人刚把船停泊下来就迫不及待地登上山去的情景。这里的“扁舟”指的是小船,“才泊”表示刚刚停泊,“便登临”表示立刻登上山去
野步黄山隅 萋萋径草绿新齐,怕损春光屐缓提。 潮没小桥何处渡,花开野店有人携。 犬惊怪客争来吠,鸟识幽人自在啼。 两岸垂杨藏钓艇,却疑身入武陵溪。 注释: 1. 野步黄山隅:在黄山的角落进行野步。 2. 萋萋径草绿新齐:指小路两旁的草地长得很茂盛,呈现出一片绿色。 3. 怕损春光屐缓提:担心踏坏了春天的美景而放慢步伐。 4. 潮没小桥何处渡:潮水淹没了小桥,不知道在哪里渡过。 5.
顾山,即指苏州西山的灵岩山。茶和,是山中的茶树。昆山顾潜,是唐代诗人顾况的号。 闻说昭明植甚真,孙枝犹见昔时春。 传说山上的茶树非常名贵,即使到了孙辈的手里,还能闻到昔日春天的气息。 废兴一物非无数,呵护千年定有神。 无论是被废弃还是被复兴,这棵茶树都不是简单的植物,它经历了千年的呵护,肯定有了神灵的力量。 狂客醉呼汤般若,恶奴狠踏瓦乌麟。 有个狂放的人喝醉了酒,大声呼喊着汤般若的名字
《除夜》 讨债追呼至佛庐,不饶余事更何求。 曾追风雨重阳句,少桃花人面书。 佳节常因消渴误,闲人难得长公如。 诗中事事皆除尽,独留除夜未删余。 注释与赏析 诗句注释 - “讨债追呼到佛庐”:形容债务纠纷的紧迫和严重,甚至到了需要向佛寺寻求帮助的地步。 - “不饶余事”:表示事情复杂,难以处理,强调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辛酸。 - “曾追风雨重阳句”:回忆过去的重阳节
诗句释义和赏析: 1. 虎丘此月醉笙歌,争似空山挂薜萝。 - “虎丘”指的是苏州的虎丘山,这里指代一个具体地点;“此月”可能指特定的中秋节;“醉笙歌”表示沉浸在欢乐之中,仿佛沉醉不醒;“争似”意味着比较起来;“空山挂薜萝”形容一种幽静、超然的景象,其中“空山”指的是无人打扰的山中环境,而“薜萝”则是指山中的植物,此处象征着自然与简朴。 - 译文:在虎丘欣赏中秋的明月,享受笙歌之乐
【注释】 风:指秋风。云:比喻飘浮的云絮。了无人:没有一个人。菇芦:即菌类植物,这里指茅庐。空林:空旷的树林。跌地:掉到地上。野水:山间小溪。蒲:指蒲草。依蒲:在溪边长着芦苇的地方。郑五桥:地名。得句无:作诗没有好句子。 【译文】 秋风呼啸,云雾缭绕,我独自隐居在一丛茅庐之中,四周没有人烟,没有人知道这所简陋的茅屋。 空旷的树林中传来一阵清脆的响声,那是大雪从空中落下的声音
读直方兄诗稿赋赠 君诗可喜鲍兼庾,俊逸清新出口殊。 快句自矜堪退虏,高吟不识有呼租。 推敲一字应师父,冰雪千篇独饷吾。 可惜病思焚笔砚,不然浣手叙三都。 注释: 君:你。鲍、庾:指唐代诗人鲍照和庚翼。俊逸清新:文辞优美,清新自然。出口殊:与众不同。快句:指韵脚的急促和响亮。退虏:击退侵略者。高吟:高声吟咏。推敲一字:斟酌字句。应师父:应对老师(师法古人)。冰雪:比喻文章清丽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