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如兰(畹仙)
大江东去前题 忧深如病,万千愁、欲说伤心还歇。是岁三春挨过了,怎使重挨夏月。将近初秋,归鞭未整,酷日同心热。啼痕新旧,积来犹胜鹃血。 千里有限关河,无穷荆棘,鱼雁难飞越。异日相逢须记取,今后再休轻别。魂梦堪怜,朝朝暮暮,不解辞登涉。他时归去,定教真个欢悦。 注释: 1. 大江东去:形容江水滔滔不绝地向东流去。 2. 前题:指这首词的题目。 3. 忧深如病:形容深深的忧虑如同疾病一样难以治愈。 4
【注释】: 1. 长相思:词牌名。 2. 心迢迢:形容思念远人,心情愁闷。迢迢,遥远的样子。 3. 路迢迢:指离乡背井,在外漂泊的苦楚。 4. 万木:泛指树木。 5. 经霜色渐凋:经过霜打,树叶由绿变红,颜色渐渐褪去。 6. 秋容如画:秋天的色彩美丽动人。 7. 卯时潮:古代以十二地支记时辰,卯时即早晨五点到七点之间。 8. 酉时潮:古代以十二地支记时辰,酉时即下午五点到七点之间。 9. 归帆
【注释】 墙角枝头:庭院里。 寒葩:指梅花。展靥:展开花瓣。含颦:含着笑容。蟾蜍:即月亮,这里指月亮。细细:轻轻。暗香:香气。和梦嗅:与梦境相闻。 椿椿:形容人的气度不凡。怀抱:胸怀。费思评:费思量。心头有个未归人:心里想着的那个人还没有回来。 【赏析】 《浣溪沙》词以咏物起兴,托物言志。上片写景,下片写心。“墙角枝头”三句,描写梅花开放的情景,突出了梅花在严寒中的傲骨。“细细暗香”三句
鹧鸪天 · 雪宵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两仄韵。 摩霄楼外闻:在高处听见。 穷途有泪怕留痕:因无路可走而流下泪水,怕留下痕迹。穷途,没有出路;留痕,指留下痕迹。 搏成阵:风高雪大,形成飞雪阵。 合断魂:使人心碎胆寒,令人心醉神迷。 半黄昏:将近傍晚时分。 推窗粉饰江山改:推开窗户,看见江山已经改变(即变白)。 爱惜瑶华只闭门
《念奴娇·大江东去燕台归思》是北宋词人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功名利禄的深深厌倦。全词通过描写家乡景物、羁旅生活以及官场上的挫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注释与赏析: 1. 大江东去燕台归思(燕子台): 燕子台是古代燕国国王修筑的一座行宫,位于今河北省易县西南。这里指的是作者的故里。 2. 羁人情绪: 羁旅之人的情绪,即远离家乡的人的心情。 3. 似禽鱼
【注释】 周轮:指车轮,这里比喻月亮。周代有八寸大的车,轮径八寸。璧月:圆而明净的月亮。云外:天边。周:全。人问:人间。离别:分别。音信;消息,音讯。动:惊动、引起。经年:一年。几度:几遍。风霜雨雪:风雨雪雾。征衫:出征时穿的衣服。千结:形容愁思如缕,千头万绪。 【赏析】 《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一箩金”、“醉桃源”、“醉花阴”。此调双调,六十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大江东去午日和韵 端阳重遇,可应是、辗转天高难越。炫日葵榴疑是泪,触景偏增呜咽。三载离乡,两经兵火,孤负芳时节。五丝续命,寸肠应被千结。 注释:端午时节重遇,可能是在天空中难以逾越。在阳光下的葵榴花让人误以为是在流泪,触动了景物反而使人更加悲鸣哽咽。这三年的离乡,经历了两次战乱,辜负了美好的时光。五色的丝线用来延续生命,我的内心深处会因此而充满千丝万缕的纠结。 休问鼓吹谁家,龙标何处,风鹤成警怯
注释: 小立崖前支晓风。宜人的景色偏在露水浓。盈盈临水自矜容。 翠鸟啄余青茎子,游鳞疑狎粉香丛。蓬窗撩乱画图中。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 上片起首二句写景:“小立崖前支晓风。”意思是说,清晨时分,诗人独自站立在崖前,迎着晨风欣赏这美景。这里的“支”是承受的意思,形容诗人面对晨风吹拂的美景,感到十分惬意。接着两句:“宜人偏在露华浓
注释: 捣练子·春 花寂寂,昼阴阴。枕是朦胧听晓禽。病里不知春又半,连天草色雨中深。 译文: 花静静的,白天也是阴阴的。枕头上听着那朦胧的鸟儿叫声。生病了却不知道春天已经过了一半,连天的绿色在雨中更显得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因病卧病榻上的诗人,对春天的感悟。诗中“花寂寂”和“昼阴阴”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幽美的感觉。接着“枕是朦胧听晓禽”,诗人通过听觉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注释:新井之水清澈如蓝,谷雨初旬,家家户户都在养蚕。山中的妇女们手拿篮子,在阳光下柔嫩的桑叶上露珠闪闪。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农村春日景色和生活情趣的小诗。全诗从时间顺序入手,先写“谷雨”时节,人们忙于养蚕的情景;然后写养蚕完毕,大家各自携篮去采摘桑叶,准备晒制桑叶干,以备冬季食用。最后描写采桑时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