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咸杰
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 石室行者蹈碓忘却移步,玄沙讨鱼卖峭蹈翻钓船。 注释:达磨是禅宗六祖中的惠能。来、去,都指到达。二祖,即达摩的弟子慧可,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南岳禅的始祖。石室行者,指的是达摩。蹈碓(du du),古代的一种农具,形似杵臼,用以舂米。移步,移动脚步。玄沙,达摩弟子中以“默照”著称者。石室行者蹈碓忘却移步,意谓达摩虽然到过印度,但并没有在那里停留很久
【注释】 偈颂六十五首 其六十:此诗为禅宗公案之一,意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即一切有相的法皆是虚妄。 葫芦:一种植物果实。 倒地:倾覆。 斗凑:比喻凑集、凑合,这里指凑集了各种说法,来说明这一禅理。 直指:直截了当、明白无误。 单传:单传直指的简称。 直指禅:直接指点的禅学。 恰好:恰到好处。 【赏析】 《五灯会元》卷七记载:“僧问:‘和尚莫见说,莫见说。’师云:‘莫见说。’僧云
诗句释义及注释: - 居:居住,生活 - 于:在 - 富贵中: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富有 - 不为富贵误:不被富贵所迷惑或拖累 - 赤手挨开解脱门:比喻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来克服困难 - 四方八面俱独步:形容行动迅速、果断,无往不利 - 佛祖不知由:指佛祖也难以理解 - 凭谁立本据:依靠谁确立自己的基础或根据 - 咄咄咄,力叻希:表示一种坚定、有力的态度 - 闻见觉知齐合掌
这首诗的意思是:每天都是好日子,每个时刻都是好日子。但只有十月二十二日,才是吉星垂照的好日子。 注释: - 偈颂六十五首:这是一组诗歌的名称,每首诗都有其独特之处。在这里,“偈”是佛教用语,意思是佛经中的偈语,用来表达佛陀的教诲。 - 其六十五:这是诗歌的第65首。 - 日日是好日:每天都是好日子。 - 时时是好时:每个时刻都是好日子。 - 惟有十月二十二:只有十月二十二这一天。 -
【诗句注释】 偈颂六十五首 其六十三:“偈”(jié),佛教经文的一种文体。“颂”是佛教中赞美佛陀、菩萨、圣者功德的赞辞,也泛指诗歌。“公案”:指佛经中的典故。“剖判”,辨析,解释。 “铁眼”:比喻人的眼力很好。“铜睛”:比喻人的眼力不好。“红炉煅”:比喻对事物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译文】 两千年的旧公案,今天我将它重新解释并剖析。即使有好眼力与敏锐的目光,也需要进入红炉煅炼才能洞察真相。
注释:释迦牟尼不说话,迦叶尊者也不听闻。天河风浪已经平静,天上的星斗也各归其位。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前两句描述了释迦牟尼和迦叶尊者的形象特点,以及他们对佛法的态度。后两句则描绘了宇宙万物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整首诗充满了禅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喧嚣的境界
【注释】 偈颂六十五首 其五十四:偈颂。“偈”是佛教中的一种文体,即佛经中的短文,通常用韵文来表达教义和思想感情,内容多以佛理、因果报应等为题。“颂”则是佛教徒歌颂佛陀功德的诗歌,也用于赞颂其他宗教领袖或圣人。这首诗是一首关于禅宗修行的诗作,通过描述修行者的行为和态度,表达了禅宗追求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的理念。 一手不独拍(一只手不独自敲击):指禅宗修行者在禅修时,往往采取单手敲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注释: 第四年住在这个地方,波涛汹涌,连禅和也感到无奈。 今感圣恩林下去,一轮秋月照天河。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无奈与挣扎。诗中的“禅和”可能是指他的好友或者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在政治斗争中都受到了牵连。而“今感圣恩林下去”则表达了他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尽管他身在外地
诗句解释: 1. 持钵去,持钵归 - 这个短语在佛教中常见,指的是修行者在旅途中带着钵(用于盛放食物)行走,代表他们的行脚。"持钵"可能暗示了某种宗教或精神的追求,而"去"和"归"则表达了这种追求的循环与归宿。 2. 草鞋根断通消息 - 此句描绘了旅行者穿着草鞋的形象,暗示其艰苦的旅行环境。"草鞋根断"形象地描述了草鞋的破损,"通消息"则是说这样的状况可以传递出重要信息。 3.
注释: 南泉寺的和尚用模子画佛像,长庆县的和尚则用砂子来淘金。 云门寺的和尚鼻孔先被穿透,雪窦寺的和尚却能巧妙地抓住机会结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不同寺庙的和尚在修行时的不同表现。 南泉寺的和尚用模子画佛像,这是一种修行方法,通过模仿佛像的形象来修炼自己的心性。而长庆县的和尚则使用砂子来淘金,这种修行方法更注重实际行动,通过勤劳和智慧来获取财富。 云门寺的和尚鼻孔先被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