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荃孙
【注释】 ①草庐:指隐居的地方,这里指作者的住所。尚书:指作者的朋友范仲淹。②清风终古:指风的清凉之气永远地传颂于人间。③明珠:指海南薏仁,又称薏苡,是名贵的中药材。④草庐:指作者故居。⑤尚书:指范仲淹,字希文,号华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公”。⑥清节:指高尚的道德操守。⑦风流:指文才和风度。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句“出钱塘门”,写诗人在离开故乡钱塘(今杭州)
【诗句】 出钱塘门至孤山四首 淮海中丞宗许郑,特开精舍为诂经。 横流沧海公羊学,忆否先儒旧典型。 【译文】 淮海的中丞宗许郑,特地开辟精舍来研究《春秋》经义。 黄河长江横贯中原大地,公羊家的学说像江河一样汹涌澎湃。 还记得那些先儒的经典吗?他们是那样地崇高、伟大。 【注释】 1. 精舍:古代学者讲学的地方。2. 《春秋》:孔子修订的鲁国史书,是儒家经典之一。3. 横流:波涛纵横交错的样子。4.
注释:船只在太仓昆山的湖面上航行,两岸的秋山绿到了窗户边。看过一片水荭花,栩然飞过了鹭鸶的双翅。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船行太仓昆山之闲所见景色的七言绝句。诗人乘船游览太湖,一路观赏着沿途的美丽景观,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描绘了湖上碧波荡漾、两岸秋山连绵的景象和一簇簇盛开的水荭花以及一对对飞翔的鹭鸶,生动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太湖风光画卷
【注释】 江亭雪后作四首:作者在江亭雪景中写的一首诗。江亭:即江边亭台,泛指江边的凉亭。 四首:这里指的是《江亭雪后》四首诗。 灌园抱瓮容吾辈:灌园、抱瓮都是古代隐士的清高生活。容吾辈:表示我等隐士可以享受这样的清闲。 破浪乘风大有人:破浪乘风:乘着大风,破开波浪航行。大有人:非常出色,有很多人具备。 搔首问天增感慨,胸中五岳自嶙峋:搔首,用手指梳理头发。问天,发问于天。增感慨,增加感慨
我今重踏邯郸道,没踝黄尘甘踯躅。 何时归棹向江南,万斛春波饮寒绿。 注释与赏析: - 我: 主语,指作者本人。 - 今: 动词,表示现在的意思。 - 重踏邯郸道: 再次踏上邯郸的道路,暗示着对过往的怀念或回访。 - 没踝黄尘: 形容黄沙覆盖到脚踝。 - 甘: 副词,愿意,乐意。 - 踯躅: 徘徊不前的样子,此处形容行走在尘土中。 - 何时: 疑问代词,什么时候,表达期待之意。 - 归棹:
``` 美树东来碧玉柯,临风亭畔再摩挲。 名臣才士俱消歇,枨触尊前老泪多。 注释: 美树:美丽的树木。东来:从东方而来。碧玉柯:碧绿色的树枝。临风亭畔:靠近风的亭子旁。再摩挲:再次抚摸。名臣才士:有名的大臣和有才华的人。都消歇:都已经消失了。枨触:触动。尊前:酒杯前。老泪多:许多老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是对过往辉煌时代的怀念。诗人站在亭子的旁边,看到那些美丽的树木
焦山四首 昔年阮公书藏,僧拾犹勤;文宗遗卷归劫。 译文: 阮公当年藏书于焦山,山中和尚仍殷勤搜寻;文宗万卷经书遭火焚毁,大官却充耳不闻。 注释: 1. 阮公:指东晋时期著名的文人阮籍,字嗣宗,他曾任尚书郎等职,但因不满朝政腐败而辞官隐居于山水之间,与诗中的“置书藏”相对应。 2. 山僧:指居住在山上的僧人,他们常常对古迹进行保护和修缮。 3. 万帙:形容书籍众多,帙是指古代书籍的装帧
注释:明亮的灯火高悬于屋檐之下,水漏的声音也变得迟慢。听到美妙的歌曲时,我不禁陶醉其中。我们同在山水之间,白门城的杨柳又长出了新枝。 赏析:本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句“华灯高下漏声迟”写景,以灯光和水漏声为引子,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第二句“听唱伊凉绝妙词”则是诗人内心的感受,伊凉指的是美好的音乐,而“绝妙词”则表明这音乐之美妙难以言表
注释:在深柳书堂,我遇见了顾石公。我们一起狂歌痛饮,有谁与我共享?他的诗作如同蜜笺般宽广,酒气弥漫在我十指之间。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友情的诗篇,诗人与顾石公在深柳书堂相遇,共同畅饮,分享着彼此的情感和快乐。顾石公的诗歌如同蜜笺般宽广,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而诗人则被其中的酒气所迷醉。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人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涿州四首 实录宫中枉自焚,灵狸蜚语尚传闻。 只馀快雪堂中帖,玉匣缣囊护墨云。 诗意赏析 本诗是清朝缪荃孙的《涿州四首》之一。诗人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文物,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感慨。首句“实录宫中枉自焚”,意味着历史上某些记载或书籍在宫内被烧毁,但真相未必被完全抹去。第二句“灵狸蜚语尚传闻”,则反映了即便在官方的压制下,民间仍然流传着与事实不符的谣言。第三句“只馀快雪堂中帖”